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超级猪周期”对通胀影响或弱于预期

2019-04-27 17:10: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不期而至的“非洲猪瘟”使得新一轮猪周期提前到来,一些机构测算,猪价大涨会强力拉动CPI上升,一旦CPI向上接近3%,或将导致货币政策收紧。但考虑到猪价与CPI相关关系减弱、“非洲猪瘟”逐渐缓解和预期推动下供应增长等因素,可以发现如今“二师兄”已没有了当年的威风,本轮猪周期对通胀影响可能会弱于市场预期。

  虽然历史上每一轮猪价大涨都会带动通胀上行,但影响呈现逐渐减弱态势。猪价对通胀拉动效应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的两轮猪周期尤为显著。2016年国家统计局对CPI构成分类及相应权重作了调整,猪价权重被降至2.5%左右。在此之后,2015年至2016年的猪周期中,猪价对通胀带动幅度降低,猪价波动与CPI猪肉分项之间的相关性也逐渐减弱。

  价格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价格上涨不是来自于货币推动,某一种商品价格脉冲式上涨,很难对整体通胀形成加速效应。今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M2增速总体适度,即使短期猪价上涨推升CPI,也不具备全面持续高通胀的条件。近几日,决策层的政策宣示透露出货币政策保持平稳的信号,比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重提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这些变化意味着,货币供应没有“想象空间”。

  农产品价格变化可由“蛛网理论”解释:当期供给决定当期价格,当期价格决定下期供给。本轮猪周期之所以被冠上“超级”二字,原因是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至今未有突破,生猪存栏量屡创新低且同比增速持续下降,市场预期猪价将快速上升,价格也将创新高,且持续时间大概率超过以往。按照“蛛网理论”,熨平猪周期得从尽快增加供给上想办法,目前可以观察到政策火力已经比较集中。

  农业农村部近期密集表态,明确四季度活猪价格将突破2016年历史高点。官方不仅给出了猪价上涨幅度的预期值,还划定了猪价创新高的预期时间,这样的举动很少见。如此表态,传递出养猪盈利水平将持续向好的明确信号,意在鼓励养殖户增加补栏。最近一次农业农村部表态还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非洲猪瘟对整个生猪产业的冲击非常严重,这意味着官方对待“猪瘟”影响经济的警惕提升,重视程度提升将有利于疫情防控。所谓“猪无半年贵”,生猪市场走出“非洲猪瘟”的速度,或许会同疫情来临时一样,快到出乎意料。记者 江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