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自动续费”扣钱没商量

2019-04-25 18:53:40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杭州4月25日电 题:“自动续费”扣钱没商量,电商法之下消费“黑洞”为何仍在“吞”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方列

近日,杭州刘女士收到某APP会员服务自动续费的通知短信,从其支付宝中扣去10元。刘女士告诉记者,年初为了更换昵称,花10元订购了一个月的会员服务。“买会员的时候根本没看到有自动续费的明确提示,如果看到肯定不会买。”刘女士说。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APP在用户购买服务时,对于自动续费没有明确提示,有的甚至默认勾选。当用户想要取消自动续费时困难重重,有的APP上甚至找不到任何取消订购的提示。

不少APP自动续费标识不明显,有的默认勾选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APP在购买会员服务时都会设置多种选项,比如一个月、一季度、半年或者一年等,同时设置了自动续费选项,但一些APP自动续费没有明确提示,往往还默认勾选。

有的只要购买付费服务,就不经意被自动续费。记者下载了某手机办公软件,发现共有五款会员套餐,自上而下排列。置于界面最上端的套餐即可满足基本服务,记者直接勾选第一项购买。无意中向下翻看却发现,在界面的最底端,有一行浅灰色和蓝色的字提示:点击开通,表示同意并接受会员服务条款和连续包月服务条款。

有的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刘女士后来仔细查看才发现,订购会员的系统界面上有很小的一行字:“到期后自动续费,可随时取消”,并且已被默认勾选。“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那行字,虽然钱不多,但这种默认勾选的行为让人气愤!”

还有一些软件在下载安装过程中,会给出“开始为期7天的免费体验”的提示,吸引用户订阅,却同时用浅色字样在旁边标注“订阅将自动续费”。不少用户点击本以为仅表示确认试用的“同意”按钮时,实际变成了同意到期自动续费。

想取消自动续费不易

电子商务法规定,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

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APP也没有“以显著方式”提示如何取消自动续费服务,用户想取消自动续费没那么便捷。

有的APP上找不到任何取消订购的提示。刘女士当时想马上关闭自动续费,可找遍软件界面,没有发现任何引导与操作说明。

记者打开该APP,在订购会员页面,既没看到相关消费协议,也没有任何有关退订服务的说明指示。通过在网上查询才了解到,用户需要主动咨询客服,才能够获得相关指引。记者具体操作发现,用户需要在APP中“我”那一栏中,点击右下角的“提问客服”,输入“如何关闭自动续费”,才会看到相关说明。

有的APP将退订方法隐藏在密密麻麻的说明中,很难找到。记者打开某办公软件会员特权订购界面最下方的《连续包月服务条款》,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小字,而且界面无法通过手势操作放大字体,只隐约看见相关链接。记者电脑端登录后,才找到相关说明与引导。

记者调查发现,“如何取消某某软件自动续费”等一直是网上的热门话题。根据网友的经验,如果APP上取消订购比较麻烦、困难,可以关闭支付渠道取消订购。多数运营商自动续费是绑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处理,比如自动续费绑定的是支付宝,可在支付宝的支付设置中处理。

侵犯众多消费者权益,有地方消保委正在调查

不少用户反映,由于无法简单直接在APP上取消,金额也不大,往往就放弃了。“收费容易取消难,说白了就是运营商想多挣钱。”浙江在校大学生小王说。

“自动续费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许建宇认为,一些手机应用通过默认勾选,强行要求用户同意自动续费等做法,违反了市场交易最基本、最重要的诚信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许建宇解释,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要求的“显著方式”一般包括使用粗体字、黑体字、彩色字体等,一些手机应用的经营者选择用格式条款进行说明,恰恰是采取了“最不显著”的提醒方式,使消费者落入了陷阱。

“我们已经接到了部分消费者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浙江省消保委正在进行相关调查,在全面了解情况后,将向社会发布调查报告,针对性提出消费建议。”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建宇建议,除了消费者自我维权外,对于涉及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行为,各级消费者协会应考虑直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