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深化户籍制改革 加快人口流动市场化配置

2019-04-15 17:24:47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王辉耀专栏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人口流动市场化配置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全面取消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的落户条件。这是我国发展新型城镇的重要决策,是对近年来各地大中城市松绑人口流入改革措施的确认。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间的“人才大战”如火如荼,此次文件的出台,势必会加速各地人才争夺的程度,人才争夺甚至会扩大到人口争夺的层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让市场在人口流动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人口交流日益增多,人口流动频率越来越大,对人才流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才红利逐渐显现的当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只有进一步加快人才的跨区域自由流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为实现下一个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劳动力和人才基础。

深化户籍制度开放,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4亿人,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7.3%,而出生率仅为12.43%,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户籍松绑可以让更多的人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作用的地方,而不必被出生地这一因素束缚,这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地区间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差异矛盾,缓解老龄化社会对劳动力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解决城市非户籍人口带来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动户籍制度附加权利平等化,从而加快人口流动,促进人口居住地与户籍地合一,有利于人口管理,使“新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前,城市中大量非户籍人口的存在导致城镇化不充分,只利用了人口规模的劳动力优势,而没有利用好人口规模的需求优势。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大量非户籍人口成为城市居民,一方面使他们可以享受教育、医疗等福利,提高生活质量,从纯粹的劳动力变成消费者,从而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从长远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把更多大学生、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和务工人员转化为城市人口,为城市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让各类人才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是我国实现扶贫目标的重要和有效手段。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贫困人口中大部分是偏远地区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人口,放松户籍管制,让更多农民融入城市,是转移贫困地区人口、推动实现脱贫目标的一种直接方式。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仅要依靠政策支持,还要有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支持人口流动。城市政府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相应配套服务,加强多层次人口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吸引大量劳动力,扩大就业变得更加重要,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企业吸纳大量劳动力,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城市人口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供给也将随之升级,未来要加大培养和吸引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才。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仅要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城市人口回流农村。这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避免农村“衰败”的有效手段。如果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配套进行,将带来中国的另一次红利机遇——土地和人口消费红利。近年来,我国每年有2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目前他们中很少人能够获得城市户籍,进一步放开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实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和交易流转,可以让农民享受土地流转增值的收益,使农村人口在进入城市时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房产,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双向流动。

总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关系到中国14亿人口权益和福祉的大事,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这项酝酿多年的重大改革已经启动,必须按照中央部署的任务和目标,坚定不移向前推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