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外资保险入场提速 数量性限制有望取消

2019-04-12 18:36:51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中开放度最高和最早的行业。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中保险行业率先开放。”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徐承远表示,2018年4月以来,我国进一步扩大保险业的开放程度,保险行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期。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放宽投资比例限制,放宽人身险公司合资企业外资比例至51%,3年后不再设限。二是放宽外资设立机构条件,全面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三是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未来新一轮的开放措施有哪些?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外资在银行保险业进入中国市场还有一些数量性的条件限制,包括规模、年限、股东类型、持股比例等限制。

“我们正在研究来取消或放宽这些数量性的限制,更加强调审慎的标准和审慎的条件,吸引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银行、外资保险进入中国市场。”王兆星说。

一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不高。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外资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约为6.85%,外资财险公司市场占比仅为1.94%,均与2017全年基本持平。

分析其原因,徐承远表示,外资险企在国内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中国保险市场的特色与外资险企一贯的经营模式“水土不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保险意识较为薄弱,且在投保需求、投保方式等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外资险企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手段在中国保险市场的经营出现了“水土不服”,对市场的不熟悉也对其业务开展形成一定的掣肘。二是外资险企在我国经营网点较少,远低于太保、国寿、平安、人保等本土大型险企,代理人配置和资产规模方面也远低于本土大型险企。三是外资险企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时间并不长,在品牌效应方面和已经深耕多年的本土大型险企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如何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徐承远认为,第一,进一步加大开放市场的力度,提高保险业专业化服务能力,让一些专业性外资险企进入养老、巨灾等领域;第二,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完善监管政策,让外资险企进入无后顾之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