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平台更名露野心 网约车江湖未远

2019-03-20 02:44:35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多平台更名露野心 网约车江湖未远

AA租车等变身“出行”平台,扩展网约车业务;分析人士称,新玩家和资本进入,网约车格局或被打破

每天早上6点,家住北京房山某小区的郭女士都会叫上一辆网约车,到最近的地铁站。“春节前后不好叫车,现在正常了。只是没有了优惠,基本上和出租车一个价。”郭女士说。

监管风暴之后,网约车市场已经变得很平静了。不过,各方仍心系网约车的前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两会期间也表示,网约车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科技创新、改善服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部对它发展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趋利避害、包容审慎、守住底线。

网约车经历2018年两起安全事故之后,合规化进程加速,大量不符合条件的司机退出,短暂出现了平台活跃度不足,叫车成功率下降,出行成本提高等情况。进入2019年,作为“网约车一哥”的滴滴一直在“调理养神”,其他平台也都在各自经营自己的业务。网约车市场一派风平浪静的景象。

不过,在这种平静之下,一股暗流却在涌动。

日前,网约车“老兵”AA租车更名为AA出行,更加聚焦出行业务。无独有偶,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出行企业,诸如曹操专车、哈啰单车、嘀嗒拼车等纷纷升级为“出行平台”,业务范围扩大。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一段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如今,各平台转变观念,跃跃欲试,2019年的网约车行业或面临一场变革。

扎堆更名,小玩家暴露大出行野心

3月7日,网约车老玩家AA租车更名AA出行,更加聚焦出行业务。品牌升级的同时,AA出行引入来自高德地图、同程旅游、飞猪、携程等OTA平台的流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不仅如此,业务重心也由面向企业、商旅等B端客户为主,转变为B端、C端业务双向发力。

AA出行的前身AA租车创立于2013年4月,同年5月正式上线运营。彼时的网约车行业,正值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时期。经过一番并购与厮杀后,滴滴打车脱颖而出。

网约车平台更名“出行”平台的先例也是自滴滴开始的。2015年9月,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滴滴平台也成为涵盖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滴滴出行合并优步中国之后,网约车行业进入低调发展期。

最近一轮出行平台更名潮,则是源于嘀嗒拼车更名嘀嗒出行。2018年1月,嘀嗒拼车对外宣布完成品牌升级,由“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从一个专注顺路拼车的出行平台,升级为一个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

此后,多家平台也迈出了更名的步伐。

去年9月,哈罗单车宣布公司更名为“哈啰出行”,目前业务已涵盖单车、顺风车、出租车、专车、共享汽车等;2019年2月,“曹操专车”品牌和服务也全面升级为“曹操出行”。最新完成更名的,就是AA租车了。

网约车平台更名为“出行”,是企业野心滋长,还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独立分析师唐欣表示,“这些企业要么是已经开展多元化,要么是准备发展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方向也都是集中在大出行领域,所以通过更名,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产品本质,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原有用户流量发展新的出行业务。”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则认为,一些更名企业业务量还没有达到“出行”平台的体量。目前,“大出行”领域内滴滴一家独大,其他几个平台很难企及。

车企入局网约车,分销还是机遇?

老玩家更名加码,新玩家也是摩拳擦掌。传统车企似乎看到网约车的发展机遇,纷纷挥师入局。

2018年10月,戴姆勒与吉利宣布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11月,上汽集团推出中高端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宝马中国更是先人一步。12月14日,宝马网约车业务在成都上线,第一批共上线了200辆配备专职司机的宝马5系商务轿车。

2019年1月9日,江淮汽车宣布,江淮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正式上线,江淮汽车正式进军网约车行业,并计划2019年内投放1万辆新能源车。

此外,首汽集团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首汽约车,主打中高端市场。去年8月,长城汽车集团也推出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开展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业务。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一汽集团、吉利集团、首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众泰汽车等车企已进军网约车市场。“传统车企入局网约车,产品思维仍难改变。”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

“车企平台费用太高了,适合商务出行,不适合普通人日常用车。”用户林森(化名)称。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新入局者主要瞄准中高端专车市场,自有司机与车辆,安全系数高,出行体验好,但费用是平常快车两倍,对于普通人日常出行影响有限。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车企入局网约车,自营车辆属于重资产重运营,目前规模不大,去年以来车市低迷,汽车销量下滑、库存增加,车企进入网约车的一大原因是增加分销渠道。

不过,独立分析师唐欣认为,“随着网约车新规的落地,以及滴滴安全事件的出现,原本的行业龙头地位动摇。并且滴滴等玩家在前期培养市场付出巨大投入之后,让用户建立了习惯,也培养出了不少产业链资源。目前滴滴基于财务压力取消补贴之后,给了其他竞争者最好的进入机遇。”

老玩家经历阵痛,能否镇得住江湖?

越来越多的玩家瞄准了网约车这块蛋糕。去年以来,京东旗下公司经营范围新增“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被外界视为将进军网约车市场的动作。美团也扩展打车业务,进入上海。

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网约车,交通运输部在2018年10月份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欢迎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出租汽车行业。

那网约车行业是块大蛋糕吗?2月13日,网约车巨头滴滴内部流传的一份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达109亿元;全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此前2018年9月,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发表内部信也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

两天后的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其他玩家貌似也不好过。易到面临归宿难期的窘境,此前易到控股股东韬蕴资本向全社会公开叫卖易到,韬蕴资本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对比初始值,帮助易到降低负债近30亿、降低用户余额近12亿元、提升净资产26亿元。易到现有34亿元负债中28亿元为韬蕴资本向易到的垫款。

此外老玩家神州专车也是“不务正业”,另辟蹊径经营起了瑞幸咖啡。

随着网约车合规化完成在即,将有大批不合规司机被清理,各平台活跃度必然不足,叫车成功率将下降。唐欣认为,“平台活跃度对网约车的用户体验影响很大,如果不能聚集和管理大量合规司机资源,将很难在行业中生存。”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合规司机将成为各平台竞争的资源,但合规司机有限,如果其他玩家不投入大量补贴给合规司机,很难令合规司机从原有平台离开加入自己平台。这也是目前很多入局玩家做不大的原因。

江湖未远,2019年网约车格局或有变动

2012年前后,网约车横空出世,经过几年的补贴竞争与资本扶持,网约车行业整体格局已相对稳定,滴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其他平台只能在夹缝里生存。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8年第4季度APP市场渗透率数据显示,滴滴出行渗透率为14.7%、嘀嗒出行渗透率为1.9%、哈啰出行渗透率为1.6%、神州专车1.2%、曹操专车0.6%、首汽约车0.6%、优步中国0.3%、易到0.3%、美团打车0.2%。

“我们这些小城市只能叫滴滴了,要不就是黑车。”东南沿海一县级城市用户岳峰(化名)表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一线的出行平台渠道下沉能力有限,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哈啰出行在四、五、六线城市覆盖率比较高,其他专车品牌仍以一线城市为主,传统车企更甚。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发现,不少企业也瞄准了县镇市场,携程集团旗下即刻出行从2018年开始进入一些县级城市开拓市场,但目前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地方出现关停情况。

独立分析师唐欣认为,“网约车在经历安全风波和监管风波之后,2019年会形成一个触底反弹的趋势。新的玩家和资本进入会激活这个市场,网约车的格局很可能将会被打破。”

新京报记者认为,若要在网约车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必然争夺快车市场,快车市场用户多、出行频次高,但快车司机监管难度较大,也令其他玩家望而却步。新玩家纷纷入局专车市场,但专车市场单价费用高、出行频次低,玩家多属“僧多粥少”。

对于网约车监管问题,多位两会代表与委员也提出相关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

随着网约车合规化完成,两会代表委员相继建言,各地网约车监管政策或有所调整,网约车格局或有变动。“网约车确实方便了我们出行,但别发展得越来越难叫,价格越来越贵,出行成本越来越高。”用户林森有点无奈。(记者 陈维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