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金融春雨随风潜入 民企之花绽放可期

2019-03-08 03:21:19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回看2018年,中国经济行至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的攻关之年。作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也经历了一场破茧之痛,静候凛冬后的暖春。

面对民企之困,金融业从资金到服务,从产品到机制,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调整,与民营企业并肩而行,与宏观经济同频共振。

展望2019年,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策春风更加频繁地吹拂微观末梢,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滴灌实体经济,已是可期待的春之画卷。

“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需要金融机构从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进行一些调整。”3月5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通道”上的一席话,为这幅画卷做下点睛之笔。

金融政策的春雨已随风潜入,正待清晨推窗之时,实体之花齐齐绽放。

水池盈满 备足弹药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生命线。去年,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点穴把脉,对症下药,先后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推出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全年利率水平稳步下行。

为确保银行资本强健有力,信贷投放能力充足,商业银行永续债、央行票据互换等工具先后落地,助力银行充实资本。针对民企融资中遇到的信用困境,央行精准射出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这一支箭,有效缓释信用风险。

多措并举之下,信贷“加量不加价”。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各项贷款同比多增1.8万亿元,增速12.6%,高于同期资产增速6.2个百分点,支撑社会融资稳定在合理水平之上。银行业去年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7.02%,较去年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

细看金融之水流向,亦渗透入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有力地支持小微企业。截至2018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2个百分点。

未来,政策方向仍将保持不变,并将更为坚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而且,新目标已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对此,郭树清充满信心:“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服务高效 精准滴灌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核,既有资金上的引流灌溉,也体现在服务上的优质高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简审批、优服务”,这不仅是对政府部门的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努力看齐的目标。

“服务效率主要就是银行贷款审批的响应速度。”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主任杨丽平介绍,银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缩短审批链条,将一定额度民企信贷业务的发起权和审批权下放至分支机构;二是创新优化审批流程,通过推广预授信、平行作业、简化年审等,提高审批效率;三是针对特殊情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中小企业首次申贷、存量客户1000万以内的临时性融资需求加快响应速度。

提升效率的另一个发力点,是让银行更便捷全面地获取企业信息,从而精准迅速地判别企业贷款能力,响应企业贷款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近期调研发现,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银行服务民营与小微企业时迫切需要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无法免费快捷地获取。信息存在“贵”“缺”“断”等问题。

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平台或是突破口。韩沂认为,如果要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共享效应,需要推进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海关、司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开放,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信用信息系统。

好钢用在刀刃上,活水滴灌要精准。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已初见成效,下一步重在深化细化。“接下来要探索怎样更精准地支持民营企业,要让原本可以融到资,但较难拿到钱的企业也能贷到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告诉记者,在具体落实措施上,浙江省计划建立“三张名单”——需要帮扶纾困的企业名单、需要支持的优质企业名单、量大面广经营正常有需要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名单。

风险发展 两相平衡

后方风险关亦要把好。

“不得组织运动式信贷投放。”银保监会近日明确要求,银行要科学设定信贷计划,结合民企经营实际安排贷款投放,并要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

资金不仅要脱虚向实,流向实体,更要流向有效信用,破除无效供给。过去一年,金融机构压缩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有序退出“僵尸企业”,挤出低效、无效使用的信贷资金,投向效率高、质量好的行业企业,真正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对于已经产生的不良,更要加大处置力度。去年银保监会提出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分步全部计入不良,坚决惩处虚假出表、隐匿转移不良贷款等违规行为。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银行业累计处置约3.48万亿元不良贷款,有效防止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该查的时候查,该罚的时候罚,把去年形成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力度、节奏、时机,在防风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防风险而出现新的风险。”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田建华认为,要科学地平衡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让银行业、保险业更好地回归本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不能让资金在体系内空转和循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