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系列观察之二——“共享”提速

2019-03-01 02:08:54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游苏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各项任务清单也均在有序推进中。那么,在这五年间,京津冀三地百姓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享受到了哪些红利?

一小时交通圈

随着城际交通的加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三地的通勤时间。这为很多坚持在京津冀逐梦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一地工作,另一地生活起居,每天或每周往返于双城之间。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下半年,京津城际已运送旅客约2.5亿人次,京津两地实现同城化。作为京津城际主要经停车站,武清站日均发送旅客由最初的366人井喷式增至现在的1万余人,经停列车也由不足10对增至现在的20多对。

据了解,五年来,京津冀联手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总里程达1600公里,主要城市之间形成“1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高速“断头路”被打通,铁路也加速搭建。京津城际、京石高铁、津保铁路、石济客专相继开通,“轨道上的京津冀”率先成型。

看病少折腾

以往为求医奔走,往往面临异地就医报销难、检查结果不互认等问题。而如今,在京津冀的城市圈里,这种现象已然发生了改变。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五年来,北京与河北唐山、张家口等地区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有效运转,北京市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3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296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155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

北京专家在河北出诊,河北医生在北京培训,河北的患者在自家门口就能得到北京专家会诊……三地医疗卫生真正进入了共享时代。

此外,目前,北京市663家医疗机构、天津市196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范围。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医保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住院直接结算12.92万人次,总费用40.92亿元;在天津就医住院直接结算3.61万人次,总费用9.23亿元。河北省在京津就医住院人次占全省在省外就医住院总人次的92.34%。 

就近上好学

“就近上学”、“就近上好学校”,一直是每个有孩子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现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三地区域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使得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成为了可能。

据了解,当前,北京发挥基础教育辐射带动作用,累计与津冀开展教育帮扶项目60余项,签署基础教育合作协议13项,建成5个职业教育平台,成立10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等12个创新发展联盟,实施京津冀高校干部、教师异地挂职交流计划,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而近日,在教育领域又有新动作。京津冀三地明确,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继续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学校开展跨省域合作办学;支持有条件的在京部委属高校到津冀建设附中、附小、附幼。

加强协作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挂职交流;联合在河北省开展“教师校长百千万工程”,合作培养百名名师名校长、千名优秀教师校长、万名骨干教师校长;推进三省市师范院校在河北省贫困县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