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系列观察之一——首都“转身”

2019-02-28 00:12:27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李童)北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首都?“四个中心”明确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正在成为什么样的首都?5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给出了答案。

 

瘦身减脂,增肌塑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北京市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大红门、动物园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天意等批发市场实现关停。

疏解,是为过去的北京“瘦身减脂”。

严控增量,是为未来的北京“增肌塑性”。

2018年9月26日,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予以细化修订,严把新增产业准入关。

截至2018年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批发零售等限制类行业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下降明显。

据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介绍,2018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有望连续13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考核任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左右,位居全国第一。

能耗下降,效率提高,这正是首都发展应有的样子,而北京做到了。

 

双控、三线 留白增绿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的发展要严守“双控、三线”。“双控”之一就是控人口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产业疏解有效促进了人口控制。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在2017年末为794.3万人,与2016年年末相比减少13.2万人;北京市户籍人口2017年末为1359.2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3.7万人,降幅为3%。这是自1949年以来,北京市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第一次出现双双出现下降趋势。

然而控制人口规模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不矛盾,北京通过“留白增绿”的方式,合理利用了疏解腾退后的空间,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通过环境整治,“长”出了公园绿地、城市森林。

2018年,北京拆违腾退土地6828公顷,1683公顷腾退土地实现了“留白增绿”,建成城市休闲公园28处、小微绿地121处,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0%。绿地在市民生活中正变得触手可及。

在东四环南段,昔日的大型不锈钢批发市场已经变为小武基公园;曾经密密麻麻满是简易房屋和违法建设的黑桥村,如今已脱胎换骨,变身为122万平方米的黑桥公园,将于今年6月开园;地处角门西与公益西桥之间的嘉囿城市休闲公园,早在几年前,还是一个综合批发市场,300家商户在此贩卖百货、服装、五金商品,环境脏乱。

机关搬迁 政务提效

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与雄安新区构成未来北京新的“两翼”。

2019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市“四大班子”分别在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址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搬迁完成了35个部门、165家单位的主体搬迁,实现约40万人向外疏解。

政府搬家并不影响为百姓服务、为企业解难。所有直接为企业、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级各类政务大厅、办事窗口都不迁入“副中心”。而

经过升级改造,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推出了“综合窗口”,市民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即可。有的事项,如果材料齐全,市民当场就能拿到结果。今后企业、市民进“一门”找“一窗”,可办1000余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

为解决网上办事反复注册、多次登录问题,北京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开放共享,让办事企业、群众不再反复提交相关信息,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此外,北京将全市各级各类政府热线整合,改变过去“政府热线号码太多,群众有事不知道找谁”的状况,依托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实现“诉求响应,一号对外”的格局;依托“北京通”APP,把包括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小汽车摇号等事项放进手机“掌上办”,让群众体验更多的掌上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