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日报:对PPI阶段性下行不必过于焦虑

2019-02-21 23:35:22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当前PPI的阶段性下行,并非是由于货币供应或流动性不足带来的,而是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引发的,其带来的影响总体上集中在工业领域。PPI虽然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现阶段其变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缘自政策性因素,并不能作为判断工业运行状况的唯一依据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P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跌幅较上月略收窄0.4个百分点。

自2018年7月份以来,PPI同比涨幅呈现逐月收窄下行态势。今年1月份0.1%的同比涨幅创下了近29个月以来的新低,比2018年全年同比涨幅收窄3.4个百分点,比2017年全年涨幅收窄6.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受上游大宗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PPI处于下行通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内外需求走弱压力较大,流通领域中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工业生产出现明显放缓。今年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0.1%,近29个月以来首次跌到负值。未来几个月,受工业需求减弱、生产放缓等因素持续影响,PPI同比由涨转跌并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下跌状态,是大概率事件。

从理论上说,PPI同比跌入负值,意味着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受价格回落因素影响而收窄,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这将影响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容易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不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不必对PPI同比跌入负值过于焦虑。

一方面,当前PPI的阶段性变化,并非由于货币供应或流动性不足所致,而是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引发的,这种阶段性变化带来的影响总体上集中在工业领域。从近几年情况看,即便经历了连续50多个月的PPI同比负增长,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从未改变。

另一方面,PPI虽然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现阶段其变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性因素影响,并不能作为判断工业运行状况的唯一依据。2016年9月份以来,PPI同比实现由负转正,背后既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输入性因素,也有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上游原材料行业被动去库存、去产能,也带动了原材料价格回升,进而带动了PPI同比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涨反跌,导致PPI同比由涨转跌,这可能会使部分上游行业企业的盈利压力加大,甚至会动摇个别企业对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心。

不过,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最近一两年,PPI同比虽然持续上涨,但工业企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上游行业。中下游行业承受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产品出厂价格并未明显“水涨船高”,企业盈利状况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如今,随着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回落,将会缓解中下游行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有利于改善其盈利状况,进而激发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当然,也应该看到,PPI同比负增长的持续时间如果过长,可能会影响市场预期和信心。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背景下,如果物价问题应对不好,可能会带来就业问题,并引发其他风险隐患。因此,当前仍应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强化逆周期调节,改善供求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林火灿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