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增收红利将密集派发

2019-02-21 23:34:39 信息来源: 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除个税抵扣红利率先落袋外,2019年促居民增收还有更多实招在途。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四省份明确2019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少省份有望跟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也在抓紧完善。开年以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还就居民增收展开密集调研和座谈,并于日前完成2018年居民增收试点总结,下一步地方将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小微创业者、科研人员、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或迎更多针对性增收举措。

从目前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看,居民增收无一例外成为预期目标重点之一。其中近20省设置了2019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增长指标,高者超过10%。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支持低收入人群等也成为施策重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作为居民收入“大头”,2019年工资性收入率先有所突破,其中,个税红利抵扣已经落地。最低工资上调也在稳步推进。上海市日前表示,今年继续相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宁夏人社厅也基本完成最低工资调整评估工作,争取2019年再次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此外,陕西省人社厅明确,5月1日起,陕西省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类、二类、三类工资区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800元/月、1700元/月、1600元/月。重庆市也于上月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两档分别比原标准1500元/月和1400元/月提高了300元。根据最低工资标准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的规定。河北、天津、福建、贵州、甘肃、湖南、青海等省份距离调整窗口也渐行渐近。

最低工资制度仅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一部分。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日前透露,下一步将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工作,适时发布相关薪酬和人工成本信息。

“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除了最低工资制度外,还包括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指导线制度、企业基本工资制度,以及一些按要素分配制度和收入激励政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相关制度的完善将保障劳动者收入权益,发挥劳动市场价格信号作用,促进形成更加规范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约束机制。按要素分配政策则对发挥收入分配的经济激励效应起到基础作用。

更多增收红利还将密集派发。据了解,进入2019年,发改委等部门展开密集调研,连续召开形势分析协会和企业座谈会、部门和地方座谈会等多次会议,并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政策举措。20个城乡居民增收试点总结已于日前完成,下一步将在深化试点基础上,鼓励地方结合实际灵活施策,形成激发重点群体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

事实上,地方已经探索了一些创新型、特色型政策举措。比如,四川省绵阳市作为科研人员专项激励计划试点,采取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吸引和激励高层次人才,探索科研人员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促进了科研人员增收政策落地增效。

技能人才、小微创业者、农民工、中小学教师等重点群体或将迎来更多增收红利。据悉,政策方面将区分当前和长远,突出减轻企业负担、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群体收入分配激励等重点政策举措。同时,对低收入群体、困难地区和行业加大政策保障扶持力度,加大对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支持。

地方两会也有所部署。记者梳理发现,近20省份设置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增长目标。比如,贵州提出,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

西藏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

在提高指标同时,不少地方还提出促增收落地的方案。比如,辽宁明确,落实城乡居民和各类群体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众多省市还把帮扶低收入群体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制度化增收保障。比如,天津计划继续提高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供养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万海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除了继续落实重点人群增收政策,还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率调动市场力量引导创业增收等。

“2019年是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关键之年,为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目标,要注重把握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通过全方位的增收政策,使经济增长红利普惠全民。”关博还建议,打好收入政策“组合拳”,发挥好个税改革的增收效应,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消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稳定增收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