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年资本市场“开门纳客”力度更劲

2019-02-21 23:34:19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修订整合QFII/RQFII制度、扩大沪深港通额度、A股顺利“入摩”“入富”、首家外资控股券商诞生、原油和铁矿石期货顺利引入境外交易者……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提速,多项开放措施接连落地。

多位机构人士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监管层透露的信号,我国资本市场今年将迎来更大力度改革举措,更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可期。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和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今年流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规模将再创新高。

双向开放改革推进平稳

“近几年,中国在经济基本面平稳基础上加快金融行业双向开放。例如,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落地的沪伦通等实现了国内资本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双向互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时,QFII和RQFII管理政策修改和投资额度大幅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加上积极推进A股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放宽外资银行管理和外资证券期货机构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开放信用评级市场等,中国在金融双向开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认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平稳推进,成果丰硕。

首先,国内资本市场逐步获国际投资者认可。自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后,富时罗素指数与道琼斯指数计划逐步将A股纳入其主力指数产品中。

其次,外资进入国内渠道更便利。沪深港通自推出后平稳运行,而QFII与RQFII规模逐步扩大且制度不断创新。

第三,国内期货市场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近年来,我国以国内原油、铁矿石期货为突破口,逐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特定品种期货交易。

更大力度开放政策有望出台

“资本市场开放将使资本流动更频繁,这可能会增加金融风险,因此要建立好金融监管制度,防范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风险。”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资本也要合理地“走出去”。一方面,这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壮大我国金融企业;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居民投资多元化,提高居民福利。

对此,潘向东认为,我国要坚持市场化进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同时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稳定的市场环境。具体到今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工作重点可能有:继续争取扩大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比重,继续推进沪伦通进程,完善外商投资证券、期货管理办法,改进QFII、RQFII机制,扩展个人直接投资海外市场渠道,合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在资本市场开放加快背景下,将提升相应的对外监管能力,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今年在双向金融开放方面会有更大力度举措出台,包括沪伦通即将落地、债券通‘南下’双向开通、进一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和业务经营范围拓展。”章俊预计,还会有针对性地在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加快金融双向开放试点,一旦经验成熟就加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章俊认为,有关部门会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允许中资机构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证券期货机构开展跨境业务、扩大证券公司结售汇试点等开放措施。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是大势所趋,这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加快国内“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推动国内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是金融双向开放顺利推进重要保障。

“双向开放在进度和准入方面都能坚持对等原则。现在,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大进度快,而中资机构到境外资本市场的力度小进度慢,尤其是证券公司境外业务拓展进度迟缓。”中信建投证券执委、董秘王广学认为,最关键的障碍不是外国政府限制,而在于国内外汇业务经营牌照未能向获得境外业务资格的头部券商放开,导致这些机构无法真正赴境外投资。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优先向头部券商放开外汇牌照。

外资流入规模料创纪录

“在全球和美国经济走软且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确定性加上A股被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这两个因素,会持续吸引海外资金流入。”章俊预计,2019年流入A股外资将达创纪录的700亿-125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三年350亿美元的平均水平。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开放持乐观态度,目前A股相对较低估值提供了中长期配置的难得窗口。

从股票市场看,张玉龙认为,若2月底A股纳入MSCI权重能成功从5%扩大到20%,预计会带来约4600亿元增量资金。此外,今年年中A股将正式纳入富时罗素指数,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约1200亿元海外资金。

从债券市场看,张玉龙说,当前我国债市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逐步增强,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主动投资角度,今年外资配置增量资金预计将介于2016年与2017年的水平,即大约在30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之间。从被动投资角度,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之一的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正式宣布将在4月纳入中国债券,依据其跟踪资金规模与纳入比例,预计将带来500亿美元增量资金。

此外,张玉龙强调,若中国债券在今年较早时间能顺利纳入花旗(富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乐观测算将带来被动配置增量资金约250亿美元。从主动与被动两个角度考虑,预计今年债市外资增量在1050亿美元到1350亿美元之间。

“今年海外资金将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流入A股市场,有望带来增量资金约6000亿元。”潘向东认为,A股纳入MSCI权重增加以及今年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短期增量资金超千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将达万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