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保健品乱象:话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骗你没商量

2019-01-25 23:50:53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准逮捕。权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折射出保健品市场存在乱象。专家建议,一方面应亟待加大整顿力度,规范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迫在眉睫。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从近年曝光的各类涉嫌消费欺诈、夸大或虚假宣传的保健品、药品案件来看,如今人们的保健养生意识越来越强,保健品行业迅猛发展,在商业利润的刺激下,也催生了保健品市场的种种乱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副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接诊了不少迷信保健品的老年患者,其中一些人缺乏医学常识或病急乱投医,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骗,不仅钱财受损,而且耽误了疾病治疗。

江凤林说,近期,他接诊了一位高血压病人周先生,他看到广告说有一种保健品能根治高血压,只要按时服药并且配以精油按摩,就能停止服降压药,他自认为自己是崇尚“自然医学”,竟然把降压药给停了,一周后悲剧发生了,老周在家突然倒地不起,人事不省,120送至医院抢救,CT显示脑出血,紧急做了介入手术,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周,命是保住了,但右侧肢体瘫痪了,不得不坐上轮椅,语言功能也有损伤。

在江凤林接诊的患者中,78岁的老病友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原本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医学上早就有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他自从被“好心人”劝说之后,就成了保健品的“铁粉”,不再接受医生给他制定的治疗方案,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全拿去买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祖传秘方调制的“灵丹妙药”。就在最近他突发“急性心梗”,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保住他的性命,后来张大爷家属面对一屋子的保健品欲哭无泪:“怎么劝都劝不住啊,就像着了魔似的!”。

珂信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主任李群透露,有号称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的鞋垫,还有自称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的特效药,更有号称能治好癌症的天价保健品……随着这些“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服用药品和保健品问题。

据常德市食安办主任、市食药监管局局长马麦秋介绍,近年来,常德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护老行动”,全市开展执法行动1285次,检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5847个,下达责令整改书364份,责令整改344户次,规范引导办证497个,工商部门办理“护老行动”行政处罚案件469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91万元,责令返还消费者金额40余万元。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骗你没商量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最近,家住长沙的吴大妈在超市门口被人忽悠领回来一袋纸巾、一盒鸡蛋,她花掉了身上一千多元买回来一堆补品,她的儿子发现这些补品却是“三无”产品,吴大娘却不相信,还直言推销产品的销售员非常懂礼貌,对自己和蔼可亲。

珂信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主任李群告诉记者,一些肿瘤患者病急乱投医,盲目迷信一些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的保健品,还有一些商家利用肿瘤病人对恢复健康的渴望进行各种营销,在网络、微信、微博上炮制各种虚构故事、夸大宣传的软文,欺骗肿瘤病人落入消费陷阱。

“一些病人喜欢把保健品当药吃,或者干脆放弃医院开的药,转而投向保健品的怀抱,这与越来越多的虚假网络广告有关,有些保健品广告不仅夸大功效,还捏造各种病例信息,让很多老年人防不胜防。”李群说。

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青睐参加“名医讲座”“老年人保健座谈会”,由于贪便宜、内心寂寞等原因,难以抵挡推销者的温柔攻势,往往是领了几十元的礼品,心甘情愿掏出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高价的“神药”、“特效药”,最终快吃完这些产品后发现根本没有疗效,才知道上当受骗,而此时这些医药产品、保健品推销人员早就消失无踪。

群众健康素养亟待提升

江凤林说,越来越多老年人观看养生类节目,购买“大师”“名医”“中医传人”推销的“特效药”,而这些产品往往涉嫌虚假宣传。一些伪专家打着 “中医世家唯一传人”“高级干部的健康顾问”等称号,将普通保健品吹嘘为能治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风湿骨痛等痼疾的特效药,给所谓的神药贴上“高科技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等标签,声称能够药到病除,“根治高血压、糖尿病”。

“目前,没有一种药能根治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是不可逆的。老年人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保健品不能用来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老年人应学会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江凤林说。

中南大学医院药学研究所所长、湘雅医院副院长龚志成教授提醒,一些老年人在服药同时喜欢服用保健品,加大用药风险。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还喜欢一边吃药,一边同时服用各种保健品、营养品,而一旦遇上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老年患者服药的种类增加,还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龚志成说,有些消费者盲目相信医药产品、保健品广告,冲动购药,但因缺乏专业知识、分辨能力不高,很容易相信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这些广告往往涉嫌虚假、夸大宣传。还有不少老年人以为凡是滋补药都能强身健体,多吃有益无害。如把维生素当作营养类药长期大量服用,反而导致中毒反应。血压偏高及血液黏稠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其实“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才是应用滋补药的基本原则。

记者了解到,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开展整治保健品市场行动。常德市积极推进全市食品安全“护老行动”,通过开展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到社区老年大学授课、走上街头宣传、印刷宣传资料在乡镇统一张贴,在市城区会议营销比较集中的居民楼、写字楼、酒店等地方投放“整治会议营销虚假宣传”电子屏广告,及时宣传专项行动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扩大了食品安全“护老行动”知晓率和影响力。

李群认为,虽然我国居民对于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相对较为容易,获得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权威、科学、准确的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还不通畅,养成健康行为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一些人要么盲目保健,要么轻视健康,这样的健康“雷区”正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水平。

专家建议,在当今人口老龄化时代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应共同构建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体系,采取相关措施严肃查处冒用 “中医药专家”“养生大师”等名义推荐涉医药产品的不法分子,严格规范各地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督,加大健康宣教和合理用药知识科普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