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课外培训由“线下”转场“线上” 市场监管程度不高

2019-01-22 16:44:41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线上培训兴起,“减负”还是“增负”

“减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可谓贯穿2018年全年的教育大事。

从2018年年初,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开始,轰轰烈烈的培训班治理整顿工作拉开了帷幕。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严明纪律。

违规招生的培训班关门了,违规举办的竞赛关闭了,“提前学”“超纲学”的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完成培训班治理整顿任务的98%。但是,对不少家庭来说,培训的计划并没有随着治理整顿而停下脚步。北京市海淀区黄庄附近,曾因培训班云集而闻名。每到节假日,从清晨开始,那里便人流涌动,车流不息。

临近寒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热闹的黄庄”没有消失,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又出现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这就是线上培训。从线下触网走到线上培训,有哪些新特点,会否成为校外培训的技术升级版,监管又该如何跟上?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1.课外培训由“线下”转场“线上”

线上培训,是指学生在手机App上做题或教师以视频指导的方式授课,他们的主打是“一对一”和“灵活高效”,在一些App上,还出现了“AI教师”授课等高科技手段。“作业盒子”总监刘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运用AI技术,可以让教师的效率提高很多倍。以前1个教师教1个学生,现在同样的时间,他可以教20个学生。”

“三好网”总裁余敏也表示:“AI技术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可以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提升效率。”

不少学生和家长对于线上培训也持积极态度,在记者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线上课。“我们平时不让玩手机,线上教育对他来说就像是玩手机一样,那半小时,他最专注。”三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线上教育是从英语和数学培训开始的。“作业盒子”“三好网”“猿解题”“一起作业吧”等都是如此。刘夜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英语和数学都有相关技巧,尤其是数学,如果有经验的数学老师点拨,进步往往飞快。而英语在引入外教或优秀教师之后,也能达到类似效果。而且,数学和英语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学生做一道题,如果很快可以完成,我们在给他的推送中,这类型的题就不会再推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能有准确的把握,把他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

刘夜说他们后台每天收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有4亿多条,这是他们准确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余敏告诉记者,他们独创的“p.g.o.t”自主导学系统,可以辅助老师自动生成教案,节约老师约“三分之一”的备课时间,而且“学生的作业系统会自动批改”,“老师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好好研究怎么讲好课”。

记者在对线上培训从业者的采访中发现,他们反复提到的“目标”就是“减负”。明明是在进行课外培训,为什么是“减负”?刘夜问记者:“你了解那些‘零一本线’地区吗?那里的孩子学习压力比大城市的孩子大很多,学习时间也更长,然而他们依然难以考入好大学,这是为什么?我们减负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把那里的孩子负担减下来了,他们可能更升学无望。我们需要减的是‘重复劳动’和一些不合理的负担。比如我们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给他们,不再让他们重复计算同类型的题,高效地完成作业,这就是减负。”

不少线上教育的从业者说,他们希望用技术的进步带来更大的“轻松和均衡”。余敏说,他们的教师在讲“勾股定理”时会从“面积讲起,从故事讲到内核”,刘夜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能是“重复的无用功”,他们要把这部分负担降到最低。

记者观看了一节线上教育的数学课程,讲的是经典的“进水和放水、点灯和灭灯”问题,要求学生计算时间差,课程从一段动画开始,过程情境化、具象化,有一定趣味性。

2.线上教育有没有“超纲学”“提前学”

在被称为“资本严冬”的今天,线上教育不但未受波及,还出现了一波热潮。在近日召开的互联网教育大会上,有记者问“三好网”相关负责人,在融资方面是否存在困难,这位负责人表示,自他们成立至今,资金问题一直“无须担心”。刘夜也表示,注册学生人数一直在翻倍增长,从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今天的火热程度。

一方面引入了优质的师资,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几家线上机构都表示,他们的培训费用是线下培训班的一半甚至更低。

但是,线上教育能真正规避掉明令禁止的“超纲学、超前学”吗?

作业盒子另一位负责人程鹏表示,他们的软件紧扣教材本身,是教材的配套。“基本不可能出现超纲问题,学校的作业体系里面就没有教材外的内容,我们自然不会涉及。如果老师口头布置纸质作业涉及超纲,我们可能无法控制,但这也不是我们软件本身超纲。”

刘夜认为,提前学的问题也不存在。“我们是围绕从学校到家庭的环境。只要学校不提前学,给孩子的作业不提前布置,我们就不可能有‘提前量’的内容。”

但是,记者随机在几个线上教育网站发现,约课后如果要求提前学习相关内容,老师并不会拒绝,老师表示,会“打出一些富余量”,以期游刃有余,但是不会“提前太多”。

而且在晚上10点左右,记者打开某线上教育课程,依然可以反复学习,并不受相关规定所约束。

至于禁止公立学校教师在培训班授课,对线上教育来说,也似乎是一个盲点。2018年11月,教育部出台规定,线上教育的监管程度须参照线下标准执行,甚至要求“公示教师资格证号”。对此,余敏表示:“这标志着大学生家教的时代结束了,没有教师资格证再也无法进入培训市场。但是,由于在校教师名单没有联网,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和在校教师之间必然有重合,我们无法一一判断。”

程鹏表示,他们能做到的是“教师全都有资格证,不管他以前是哪个学校的,我们都有能力通过学校确认他曾经的执教身份”。

3.线上培训市场监管程度不高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小学分校一年级学生晓晓最喜欢做的作业是英语,因为英语作业是在软件“一起作业吧”上完成,作业里还有会动的小动物形象,很好玩。

每次做作业,晓晓的妈妈都会让她先做英语,“因为这样她的心情会比较好”。而且每次做完,都会有一个即时评分,“多少个孩子满分通过,多少个孩子90分以上,一目了然,老师省去了批改作业的过程,家长省去了二次检查的过程,我觉得,这给大家都节约了时间。”晓晓妈妈告诉记者。

“优点是省时、有趣、简单,十几分钟就做完了。有选择题有跟读题,指导性比较好,很容易得高分,我了解,班里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晓晓妈妈说。由于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能留书面作业,不少学校打擦边球,引入在线教育软件,给学生增加一些功课。“这无形中推广了在线教育软件,”晓晓妈妈说,“由于从低年级开始用,培养了用户习惯,在我们学校,高年级学生也都在用它。”

尽管很有意思,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反映,在线教育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在线教育主打‘个性化’,说是分层作业,已经掌握的题目不会再出现,但是至少在我们这里不是这样的,所有的学生做一样的习题。所以对一些高年级学生来说,题目太简单了一些,我了解到,一些家长会替孩子完成这部分内容。”晓晓妈妈告诉记者,“形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学校本身是不是真的减负。”

尽管似乎有些“换汤不换药”,但挡不住的是,线上教育滚滚而来的大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用两个数据说明培训机构的火热。“我国的中小学校总数大概51万所,线上线下培训机构的数量是中小学校的两倍。粗略估算,培训市场一年的利润有3.4万亿。供求关系就是如此。如果考试评价制度不改变,火热的培训市场依然此起彼伏。”

针对线上培训机构,大势之下的监管似乎有些跟不上。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线上“参照线下执行”,但是大多在枝蔓,如“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备案,同时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监管程度不高。

“比较有效力的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对于线上教育来说,这个时间是固定的。”程鹏说。

储朝晖告诉记者:“想要真正做好监管,应该从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上下功夫,不然培训班的火热就不能分线上线下。有一些线下培训班,监管之后的结果是他们甚至提价了,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细则,把这样的漏洞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