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锤子科技罗永浩:从不妥协到妥协

2019-01-20 01:51:14 信息来源: 证券时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这个世界不缺少失败的创业者,多一个罗永浩没什么了不起。这个世界也不缺少爱出风头的人,多一个罗永浩也没什么了不起。从不妥协到妥协,这个世界多了一个罗永浩自己口中的“庸俗之人”,才倒是一件了不起之事。

罗永浩踏入手机行业,郭德纲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手机行业多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友商。后来,他又把手伸进了腾讯的饭碗,推出子弹短信,后改名聊天宝,想和腾讯的微信聊聊,腾讯不愿意,然后封杀了。从子弹短信到聊天宝,不知道罗永浩心中生出了多少哀伤,从想做一款好用的产品,过渡到做一款能生存下来的产品,这中间转变巨大,违反了罗永浩的价值观。罗永浩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做得更出色,不要和那帮俗人、那帮俗物一般,现在他的目标人群从追求极致体验者,换成北京五环外的广大群众,聊天换钱的变现手法,分明变成了拼多多。

2014年4月,罗永浩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说,“利诱别人去打扰他们的好友是价值观问题,这是终极之low,所有利诱行为本质上都是low的。”以前不齿之事,他现在做了。同时,他提供的下载网址,还可以下载另外两个被腾讯封杀的社交软件。这就是他特立独行之处:他不愿意被压制的方式,也能释放君子范儿的嘚瑟劲儿,这是他的坚持。

改变当然更重要,改动从他进入手机行业那天起就注定了,可惜当时他还不知道,还洋洋自得不断地说要做乔布斯的接班人。这位乔布斯的接班人2012年4月在微博上宣布注册公司做手机,一个月后创办锤子科技。在此之前,他问过很多人他做手机这件事儿怎么样?只有两个人支持,其中一个是妻子,他妻子觉得他做什么都好,这真是罗永浩的幸运。2011年,他还应邀与雷军会面,商谈合作可能性。但随后称双方“理念有冲突”,罗永浩只好自己做手机。当时雷军做手机也才开始,软件商也可以做手机,打开了罗永浩的脑洞。

正像小米遇到的难题一样,手机迟迟无法做出来,罗永浩的锤子也迟迟无法面世,手机供应链很长,要是做一两款大路货,别人配一配就好了;要创新,要做更好的产品,别人要额外投入,还不见得有效果,自然会多考虑一下。换一句话说,这种小规模或者前景不明,大多客户是没兴趣的。这种矛盾多次出现,罗永浩换过很多次厂家。他出了很多好点子,手机上做了不少微创新,但就像他自己反省的那样:为一小部分人的极致体验,而牺牲掉了大多人的常规需求,有点得不偿失。比如用电量,因为支持新功能,手机到下午四点就没电了,多数购买者就会非常生气;又比如换SIM卡要用螺丝刀,也会让用户体验变差;另一边供应商也不舒服,全是非标准操作,生产上也麻烦。罗永浩两头得罪。

罗永浩开始不断妥协,当初为发烧而生,后来开始为打开市场而生。罗永浩要为资本负责,为员工负责,还要为供应商负责,做实业并不是罗永浩的最佳选择,他迫使一个原本一直按着自己意志生活的人要不停妥协,但往另一面看,也可以解说是一场修行。但秉性使然,该说的话憋不住,想玩的嘴炮都要放出去才舒服。他不断放出大话,不停抨击友商,还有苹果手机,他中间也出过一款好一点的产品,有人把他比作苹果,他称如果是乔布斯后的苹果,那就是侮辱他。公众分不清楚,他是在玩儿幽默,还是在发飙。PPT演讲永远能吸引人,有人说“在所有手机发布会中,罗永浩的最精彩,但是不会去买他的产品。”

罗永浩是有很多好点子,工程师也努力实现,但和别家上万人的团队竞争,还是很不容易的事。手机是一个快速迭代的产业,即使出过一两个爆款,如果有一两个产品不行,也可能破产,创新需要持续快速全方位跟上,这对罗永浩这样一个团队来说太难了,长期看肯定会越落越远。快速迭代的产业都会出现集中。

相声有门槛,讲究师承,讲究天分,讲究旷日持久的训练,到了罗永浩这里,门槛一脚给踏平了。一个新东方英语老师,在给学生讲单词的时候,时不时穿插几分钟讲几句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靠这些,罗永浩成为第一代网红,当年芙蓉姐姐排第一,他排第七。处于青春懵懂期的年轻人,要追求对象,没有胆量说出心里话,罗永浩给他们胆,对这个世界有不满,罗永浩给他们一个共鸣,一个发泄出口。

他读到高二就没上学了,辍学后他做过很多工作。原本想靠写作谋生,发现没有戏;1994-1995年还到过韩国做过蓝领,上厕所跑步去,管理严格,条件比富士康还艰苦。年近30谋得新东方教师之职,这是他第一次踏入主流世界,并从此游走在北京知识圈层。听他当时在大学生中流传出来的录音,会发现,这个愤怒的年轻人有一套对世界的认知,三观之正令人叹为观止,和公众媒介中的完全不同。在他眼里,这个世界的大多人庸俗不堪,过着虚伪妥协的生活,人们习惯枪打出头鸟,他就愿意做出头鸟,不愿意躲枪子儿。

学生时代,他就频频在课堂上纠正老师的说法,为此还被老师的孩子打。他和方舟子旷日持久的纠葛,2011年带领媒体砸西门子冰箱,都显示出他的做事风格。他不妥协,继续愤怒下去,愤怒就是他走下去的火药。现实的世界、生活好比是插座,大多人的选择是妥协成和插座相配套的插头,然后插进去,以和整个世界兼容,罗永浩不愿意,他硬要塞进去,所以要磕磕碰碰,觉得插座有问题。还有一种是装作和插头兼容,还继续保持自我,在有限度内改变。

他和柴静的对话,显示了他和别人的不同,柴静说,“虽然这规范是不合理的,起码你得知道这规范是什么玩意,你掌握了才能漠视它,要不你老和它对抗、愤怒,这不白耗你生命嘛!”罗永浩认为,和规范适应就会说假话,做虚伪之徒。柴静选择不冲突,悄悄改变,在改变中达成自己的意愿,但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这是多数有识阶层的选择。

这个世界博览群书聪明又有阅历的人很多,面对如此之多的知识消化吸收,就产生选择问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影响到价值观,相信什么样的价值观,会影响到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这其间也有方法论的问题,比如大家的价值观可能很相似,但是选择的人生差异很大。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大家都想过一种自认为舒服的活法儿,罗永浩的基因,让他在不妥协中获得愉悦感,大家认为的磕磕撞撞,可能在他那里就是金石铿锵。

很多人做不到罗永浩,但会佩服他,所以这么多人愿意一直跟随他。那些负重前行的人,那些妥协退让的人,希望在他这里来一点放纵,希望把自己没能的活法活出来。与其说是罗永浩打情怀牌吸引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把情怀投射在罗永浩身上。罗永浩并不一味不妥协,否则早就被打倒在地,他有一套方法,比如批评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在狠的同时,还要稳”。敢于打别人的脸,说了大话做了错事就承认,等别人来打他脸的时候,先自己打一番,这样别人一看就觉得没劲儿了。

不论人生还会怎么颠簸,罗永浩已经成功将自己活成了长篇小说的男主角,曲折漫长精彩,他溜冰而行,还自信脚踏实地。记者 余胜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