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8年增持近60亿元 公募顺势布局可转债

2019-01-19 04:12:11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日内外市场回暖,公募也在抓紧布局趋势性产品。其中,因对整体债市有所谨慎,债券中的可转债成为机构聚焦对象。实际上,可转债因具有保底的固收特性,还能在一定条件下获取正股收益,早在2018年的“债牛”中就获得不少公募青睐。

与正股相关性较强

“得益于政策面利好拉动,今年以来债市持续回升,以中债总财富指数统计的利率债整体已上涨了0.5%。但出于预期因素,近期债市观点有所谨慎。”诺亚研究工作坊高级研究员姜奇甲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鹏华可转债基金经理王石千对记者表示,可转债表现与其正股相关性较强,但受益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带来债底提升及部分个券下修转股价,转债在正股下跌过程中获得一定支撑。因此,2018年可转债整体表现要远好于正股,2019年也蕴含较多机会。

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在2019年1月2日创下阶段性低位后就开始放量上行,截至1月15日已累计上涨4.16%,成交量突破200亿元,达到207.41亿元。

姜奇甲表示,转债因具有T+0和杠杆优势等特点,在估值合理或较低情况下,会在好年份获得超越正股的收益。比如,2014年沪指上涨52%时,中证可转债指数也上涨了57%。但在下跌年份,转股债下修的条款博弈对转债跌幅影响有限,比如,去年沪指下跌25%,但中证转债指数仅下跌约1个百分点。

处于低估值阶段

实际上,早在“债牛”的2018年,公募在布局中短债的同时,也顺势进入了可转债领域。沪市可转债持仓数据显示,2018年各类机构增持转债规模高达452.46亿元。其中,基金公司共计增持58.61亿元沪市转债(仅12月就增持21.29亿元),成为稳定的配置力量。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31家基金公司发行了81只可转债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统计),规模合计为156.35亿元。其中,81只产品中有15只成立于2018年,而在2015年-2017年三年间,成立的可转债基金只有16只。另外,在收益方面,81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共有52只获得正收益。而从近3个月回报来看,则有53只产品获得正收益。

“短期来看,股市缺乏大机会,但会依然看好债市,尤其是可转债行情。”华南某公募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可转债同时兼备股债特点,且目前处于低估值阶段,可转债基金有望成为产品布局重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