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联储加息箭上弦 央行管好流动性闸门

2018-12-19 01:44:28 信息来源: 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本周美联储将召开2018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联邦基金利率恐将追上甚至反超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指标。这个关键时刻来临前,央行管好流动性“总闸门”的态度十分明确。

分析人士认为,为稳定利差、托底汇率,短期内货币放松概率下降,而汇率贬值风险趋于收敛;长期看,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未来我国货币宽松空间将重新打开,利率下行进程并未结束。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料再加息

本周堪称是超级周,除了将发布一系列关键数据,美国、日本、英国央行议息会议也将纷纷登场,其中美联储12月会议无疑是重头戏。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稍后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自2015年12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8次加息,并启动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其中,2018年以来,美联储已3次加息。

正如今年前3次加息一样,市场原本认为本周美联储加息只是按部就班的动作。不过,近期出现的一些微妙变化,使得各方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看法动摇。

导火索可能是鲍威尔的几次讲话。11月中旬,鲍威尔称对经济保持乐观态度,但也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三大不利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减税等财政刺激措施效果减弱,以及前期加息对经济的滞后影响等。到了11月末,鲍威尔进一步抛出了“当前利率水平略低于中性水平”的论断。这些变化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转“鸽”的信号。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空间的预期也在降温。

临近2019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海通证券姜超等指出,对于12月议息会议,最大悬念不是加不加息,而是美联储对2019年经济和通胀如何预测、点阵图如何分布。

只差一步 中美隔夜利率或倒挂

2018年以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以我为主”,中美货币政策脱钩、周期错位的现象较明显。在美联储6月、9月加息前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均未做调整。目前来看,即便本周美联储加息25基点,我国政策利率也很可能不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加息不存在影响。

本周若加息,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升至2.25%-2.5%。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隔夜拆借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则是美联储认为合适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联邦基金利率通常不会偏离目标利率太多。本周若美联储加息,联邦基金利率预计将升至接近2.5%的位置。

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DR001是我国成交最活跃的隔夜利率。四季度以来,DR001指标大致在2.3%-2.5%区间波动,12月以来均值为2.43%。因此,本周若美联储加息,联邦基金利率将追平甚至反超我国隔夜货币市场利率。

此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一度收窄至不足30基点,中美长债利率倒挂的风险曾引起广泛关注。但超短期利率的利差可能更具影响力。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我国债券通常是短期限国债和同业存单,利率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挂钩,中美短期利率倒挂,可能打击境外投资者持债热情。托管数据显示,从10月开始,境外投资者已连续两月削减人民币债券持仓。

虽有研究表明,中美利差并不决定我国利率走势,但并不代表没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市场情绪的变化上,也可能通过汇率及货币政策路径体现。

短期内货币大放松概率低

理论上,利差变化可能引发汇率波动,进而对货币政策施加影响。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再次强调货币政策要兼顾内外部均衡。我国货币政策采取多目标制。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努力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防范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等多个目标间求取平衡。易纲特别指出,经济下行时需略微宽松的货币条件,但宽松的货币条件要考虑到外部均衡,不能太宽松,如果利率太低会影响汇率。

10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6.98,跌破上一轮贬值的最低点,距离7元关口只剩一步之遥。为稳定汇率和资本流动,避免内外利差过低必要性凸显,这要求流动性不能过度充裕、市场利率不能过低。无独有偶,央行从10月底开始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MLF到期均只进行等额续做;SLF余额下降、PSL投放规模缩水;央行流动性供给全面收紧。随着两国利差收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进而对利率下行产生了反作用。这可能是过去一段时间央行暂停流动性投放的一项关键原因。

同时,12月以来,在美元指数上涨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罕见的齐涨局面,这可能恰恰反映出稳汇率的力度在加大。种种迹象表明,近期汇率托底力度已在加大,政策操作更加关注协调稳增长和维护汇率稳定的关系。

尽管从长期看,美国经济接近见顶、美联储加息空间收窄,将抑制美元上行,但12月美联储加息将巩固美元相对利差优势,从而有利于美元指数走强。英国脱欧进程反复、意大利预算问题仍悬而未决,欧系货币如若承压走弱,也可能推高美元指数。

上周五,美元指数一度创出19个月新高。美元指数短期内可能维持偏强运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必要性犹存。从这一点来看,短期内货币政策再放松概率下降,央行仍会坚持对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定位,在年底财政投放较多情况下,降准概率较小,短期利率面临底部约束,汇率贬值风险则趋于收敛,预计将在6.9上下波动。但从长期看,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未来美元可能转弱,汇率约束减轻后,货币宽松空间将重新打开。中金公司固收研究认为,2019年全球将重新步入低利率时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