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济日报:税收增幅为何“前高后低”

2018-12-13 06:47: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统计显示,今年我国税收收入增幅出现了明显的“前高后低”特点,增幅逐步下降,反映出减税政策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虽然减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有必要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更好地为企业降负、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期待更具精准性、实效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尽快出台,让企业降成本更“解渴”,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减税降费近年来持续推进。不过,一直有观点认为减税效果不佳,甚至是“越减越多”。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实际。统计显示,今年我国税收收入增幅出现了明显的“前高后低”特点,增幅逐步下降,反映出减税政策取得了突出成效。

  “越减越多”这种看法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前几个月,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是虽然实施了减税政策,一些企业仍觉得税负有所上升,以至于感觉是“假减税”。其实,评价减税政策效果,应该放在较长时间段来考察。前11个月,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扣除出口退税)比上年同期增长9.5%,其中前4个月增长16.8%,5月份至11月份增幅则回落到4.7%,比前4个月低了12.1个百分点。这说明,仅凭前几个月税收增速得出“越减越多”的结论,有点操之过急。

  那么,税收收入增幅为何“前高后低”呢?这是因为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和见效有一个过程。3月份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规模超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措施。其后,相关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文件并实施。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就是在5月1日后实施的,个税改革则从10月1日起实施。

  如果再进一步细究,还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税收增幅是逐步下降了,但为何总量还是保持增长?其实,税收收入情况主要取决于税基和税率。实施减税主要体现在降低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增长带动税收收入保持增长是合理现象。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税收收入13464亿元,同比下降5.1%,凸显减税力度空前。

  值得关注的是,为何一些企业觉得税负有所上升?企业经营情况复杂,包括税费在内各项成本的升降,原因肯定也是多样的。在税负方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的区别。对某个企业来说,如果之前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不一致,可能出现虽然税率降了,但实际税负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税收法定、依法纳税,这是明确的法律原则,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将不断趋近、一致。

  当前,虽然减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有必要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更好地为企业降负、优化营商环境,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对此,中央和有关部门近期均发出明确政策信号,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实施更大规模、更具实质性和普惠性的减税以及更加明显的降费。

  财税政策事关重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全面、科学考量。社会期待更具精准性、实效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尽快出台,让企业降成本更“解渴”,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动力。(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