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专家:降准很必要 降息完全没必要

2018-12-13 06:47: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2月11日,央行宣布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连续33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再次刷新三年来央行公开市场最长纪录。针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取向,《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

  《证券日报》记者:央行连续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是否意味货币政策边际趋紧?

  徐高:我认为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偏宽松没有变。央行会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在诸多因素下所形成的总体流动状况,所以会在某些地方多投入一些流动性,在公开市场会投入少一点,没必要看某一固定的具体操作。此外,从目前短期利率走势来看,利率正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明显反映出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态度。因此,不能从公开操作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判断央行的态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证券日报》记者:针对当前的市场流动性状况和市场预期,您对后续的降息、降准有什么看法?

  徐高:我认为降准很有必要,但降息完全没有必要。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比较慢,实体经济融资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为促进信贷及社会融资的进一步增长,降准是合适的且很有必要。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适当下调,但降息完全没有必要,降息并不是解决当下实体经济融资难的最有效手段。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所占的货币数量较少,这并不是因为利率太高,而是受一些行政性政策约束,使得实体经济融资的获得性降低。

  《证券日报》记者:之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基调偏鸽派的演讲,这是否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徐高:从目前来看,中美之间经济的脱钩倾向是很明显的,在利率走势上更是表现无遗,这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系。今年以来,美国的利率走势整体向上,而中国整体向下。随着中美脱钩现象的不断加强,中美在各方面的联动性都会减弱,尽管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加息四次,明年也会加息,但中国没有必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调整。不过,在美联储加息没有增强的背景下,也会为我们的货币政策宽松留出一定的空间。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仍以国内的经济形势为依据,今年年初以来基本上就在往宽松的方向上在调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