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前三季度煤电油气数据亮眼

2018-11-12 22:36:34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前三季度,要素数据亮眼印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煤电油气运彰显经济发展动力足

能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前三季度,煤电油气运等要素市场需求平稳增长,“稳”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最鲜明的特征。从未来走势看,这些要素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这不仅说明各方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信心足,更彰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不仅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煤电油气运等要素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客观上印证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总体态势。同时,这些要素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与经济结构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从未来走势看,这些要素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既说明各方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信心足,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稳”仍是最鲜明特征

能源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前三季度,我国煤炭消费量约28.75亿吨,同比增长3%。受煤炭需求增加带动,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比重达8.1%,同比有所提高,其中铁路煤炭运量增长10%左右、对货运增量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在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的带动下,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上半年水电出力不足,全社会电煤消耗明显增加。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与中煤协的观点相互印证。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比去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新高。中电联专家表示,由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企业效益改善,这为用电量增长提供了最主要支撑。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油气消费也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4%左右,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7%左右,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微降0.8个百分点,但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各类原材料运输、能源资源调配、产成品买卖均需要运输,生产的有效扩张必然伴随货运的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货运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加强。全国共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67.4亿吨,同比增长7.0%;全社会物流总额204.1万亿元,接近去年前十个月的206.3万亿元,同比增长6.7%。

总的来看,煤电油气运等要素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说明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稳”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最鲜明的特征,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善。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5.5%和60.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5.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电力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面镜子。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从第二产业的用电结构看,新动能增长较快,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用电量增速超过10%,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过8%。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13.5%,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继续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4.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0%;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力推广下,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长45.3%。这表明,服务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新动能强劲增长带动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货运的结构性变化,同样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提供了重要佐证。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胡焓表示,前三季度,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物流需求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物流发展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发展的均衡性正在增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47.4亿件,同比增长26.8%。快递业务快速发展,与网络商品和服务消费蓬勃发展密切相关。同期,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7.0%。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6.5%,其中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保持领先,医药工业物流、计算机工业物流总额增长超过10%;随着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对再生资源物流需求日益提高,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可比增长11.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8.3个百分点。

要素需求将保持增长

“从世界范围看,四季度需求放缓或将成为普遍问题,全球资本流动性收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摩擦升级或导致全球投资和贸易下滑,全球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胡焓表示。

从国内看,尽管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但是,外部挑战变数明显增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

结合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少机构也对煤电油气运等要素未来的供需状况作出了预测。中煤协预测,预计四季度及2019年煤炭消费将保持平稳,全国煤炭市场供应总体平衡并向宽松方向转变。不过,考虑到天气和水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在突发性天气影响下,部分地区受资源、运输约束可能出现时段性偏紧问题,煤炭的调峰作用越来越大。

中电联预测,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气温、电能替代、国际贸易环境、蓝天保卫战和环保安全检查等因素,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延续三季度平稳较快增长水平,预计2018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8%,超过2017年增长水平。

胡焓认为,考虑我国外贸依存度稳步降低,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我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足、内生动力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变的发展格局,经济内生动力依然较强。据初步预计,2018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6.5%左右,与批发零售、网络零售及城市配送相关的商贸物流总额增长7%左右。

可见,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变数明显增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缓,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一些政策效应的释放,煤电运等要素未来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这也说明各方对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依然信心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度融入全球,外部环境变数增加会给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增加不确定性,使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不过,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也有很多确定性因素,经济运行有很强的韧性和优势,能够很好地对冲外部压力。只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也有条件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运行。(记者 林火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