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11”十年:见证我国消费升级变迁

2018-11-12 22:35:40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江苏省南通市一家快递公司分拣系统旁忙碌。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有望超过18.7亿件,最高日处理量是平日的3倍。新华社发(许丛军摄)

11月11日24时,天猫“双11”最终成交额锁定在2135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从2009年的第一个“双11”到今天,这个一年一度的购物节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从一家电商平台27个品牌的促销活动,发展为多家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商店联动的全民购物狂欢,“双11”见证了我国十年间的消费变迁。

屡破纪录见证惊人购买力

今年“双11”,消费者最喜欢买什么?苹果新品手机开场30分钟内销售额破亿元,电动牙刷1小时卖出12万个,兰蔻8小时卖出粉瓶柔肤水30万瓶……

从第一年的27个品牌,到今天汇聚了18万个全球品牌、数十万款新品,从曾经单一的服饰行业,到手机数码、家电、汽车、美妆、食品、母婴、图书等全品类覆盖。截至11日中午12时,仅半天时间,已经有167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跻身“亿元俱乐部”,追平了2017年“双11”全天的数量。

如今,各类电商平台都已经加入了“双11”大战。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22点56分,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用户下单金额最高的品类是:手机、空调、笔记本、平板电视、游戏本。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双11”零点的钟声敲响,电视、空调、冰洗品类的销售额破亿均在“秒数”级别内完成。

每年不断刷新的数据,折射出大量消费需求的释放和数字经济的巨大力量。“双11”的十年成长史,也是中国商业发展近十年的趋势变化史,见证了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中国消费升级。

购物狂欢扩展到线下和海外

在线上促销热闹非凡的同时,线下活动也日益精彩。

新零售模式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今年,100个新零售商圈、20万家智慧门店、62家银泰百货、41家居然之家、近100家盒马鲜生、470余家新零售商超、100万家饿了么和口碑商家加入天猫“双11”,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样的购物方式选择。

苏宁从线上的购物补贴,到线下的电竞、走秀、足球、广场舞等赛事,吸引了各年龄层用户的目光。10日晚间,苏宁在全国开启43场俱乐部活动,致敬晚归“摸黑族”,全国门店到店人数超240万人次,晚间门店整体销售同比增长103.6%。

多年前,不少线下实体店都经历了电商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近两年,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已经显现,不少实体店探索业务转型并纷纷加入“双11”活动,“双11”成为线上线下共同的狂欢。

此外,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双11”已经不仅仅是国内消费者的购物节。全球所有时区的海外消费者,都能通过速卖通参与天猫“双11”狂欢。

历经多年“双11”考验,物流配送也越来越高效。有网友表示,11日凌晨网购“剁手”睡得很晚,上午九点多钟就被快递员电话吵醒了,许多网友在网上晒出下单才几个小时就到家的包裹。

众多品牌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延伸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消费升级报告2018——“双11”十年大数据透视》(简称《报告》)指出,近几年,来自中西部二线城市的消费增速明显,其中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增势显著。从天猫发布的“双11”十年消费数据中也可发现,三、四线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渐释放,这些城市消费人数占比一直处于稳定增长中。

随着电商购物越来越普及,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原本地域对消费的限制被彻底打破,更多城市消费升级的潜力也由此被挖掘出来。天猫发布的“双11”十年消费数据指出,2017年数码、美妆、保健品等品质与个性类消费品,开始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占据更高的消费比例。

与此同时,随着众多知名品牌不断下沉农村市场,农村消费者也有了更多选择,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有的商家还推出针对农村消费者、性价比更高的定制款,满足了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更加理性并注重品质

历经了十个“双11”,许多消费者疯狂抢购的热情渐渐消减,回归理性购物,他们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下单,价格便宜不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高品质商品成为他们的首选。

与此同时,90后、00后等更年轻群体的消费能力开始显现,逐渐成为新一代“剁手党”。这些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于各类网购、海淘、微商店铺等平台都非常熟悉,对时尚品牌也十分了解,打折促销的购物狂欢节对他们有不小的吸引力,他们也更倾向于个性化、多元化的购物体验。

数据表明,2009年参与“双11”的主体消费者是80后,占比超过6成。2015年之后,90后消费者的占比就超过了80后,成为最主要的线上消费群体。

《报告》认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基于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消费响应更加精准与及时,消费者更加关注商品的品质、购物的体验以及其他多元化需求。(记者 鲁元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