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过半券商IPO业务颗粒无收

2018-11-08 05:46: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1月6日,在已公布10月营收数据的41家券商中,仅有7家券商营业收入环比实现正增长。今年以来,93家拥有保荐资质的券商中,有54家券商IPO 主承销业务颗粒无收。

  冬天来了,券商研究所也开启了过冬模式。近日中证君获悉,某“中字头”券商研究所将要裁员15人左右。

  行业内的研究员似乎早已感知到凉意,近来常常大倒苦水。

  北京某头部券商研究所研究员小刘:

  今年公司研究部传言要末位淘汰5人。我们从上周起,要每周提交工作量考核表,主要考核电话交流、当面路演、委托课题、调研、会议沙龙、对内服务、报告数量等方面,这在以前都是没有过的现象。

  研究所通常按覆盖标的数量来招人,每人负责20-30只个股。我们研究所大概有90个研究员,加上销售、后台一共有170人。每年淘汰5人的话,压力还是很大的。

  听说公司投行部也有裁员的意向,之前IPO提速的时候招多了,现在需要缩编。艰难时期的应对政策,适者生存,整个行业应该都是类似的吧。

  华东某老字号券商研究所研究员小张:

  前段时间我们研究所强调研究要复归本位,对分析师的要求陡然提高。尤其是对重点公司要全覆盖,研究所也正在制定重点公司的覆盖制度以及中小公司、海外公司和新股的研究制度。

  公司目前要求,每位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分析师必须覆盖研究8-12家公司(不许低、不许超,银行等大市值公司数量少的行业除外,沪深300公司必须覆盖),新入行不到一年的分析师要求覆盖研究4家公司,达不到要求的将被扣分。

  助理级的分析师在完成公司覆盖后,其研报经过研究所产品管理委员会答辩后,才可以外出路演。

  不止研究所,不少中小券商的所有业务条线都已经开启 “战略收缩”模式。

  北京某中小券商员工小李:

  今年公司裁员加辞职的有100多人。主要是公司项目很少,业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主要靠业绩收入,没有项目就没有业绩,因此很多人选择主动离职,有的团队负责人辞职后,整个团队的人也就辞职了,有的是团队的人都走光了,负责人觉得没意思也只好选择离职。当然,被公司主动裁员的也不在少数。

  南方某中小券商员工小王:

  最近公司开始变相裁员,闹得人心惶惶,每个业务部门拿出30%的人员名单放进人力资源池,说白了就是降工资。今年以来,业务大幅萎缩,公司也没有直接裁员,只是下调一部分工资,好多同事觉得干不下去,就自己辞职走了。

  更有某券商员工在网上社区悲怆地表示:

  甚至有萌生退意的投行员工,打算跳槽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三季报并无薪酬信息披露,中证君根据今年半年报和2017年中报、年报数据对比发现,券商行业的薪酬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今年的A股市场,优质IPO项目稀缺,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加剧,大券商项目资源优势明显,部分中小券商竞争难度加大。2017年再融资新规的发布,从定价、规模、间隔期等方面对非公开发行的模式进行调整和限制,导致再融资规模骤减。并购重组受二级市场影响也不甚理想。而外资的悄然入场,也为券商行业激烈的角逐增加了未知因素。

  此外,资管新规之下,券商的资管业务受到限制,而监管层鼓励的股权、债权、ABS目前市场发展空间有限。受二级市场影响,券商的股票质押业务也为券商带来了较大风险。

  在此背景之下的券商行业,不管是传统的经纪业务,还是投行业务、资管、股票质押等,几乎所有业务条线的收益都不如人意。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34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合计1845.50亿元,同比下降12.48%;合计净利润为499.89亿元,同比下降32.84%。

  截至记者6日发稿时,已公布10月份营收数据的41家券商中,剔除掉今年10月刚刚上市的长城证券和天风证券后,仅有7家券商营业收入环比实现正增长,9家券商的净利润环比实现净增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