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球ICO融资遭遇"最熊"时刻

2018-10-27 03:08:46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本报记者 邢 萌

今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重拳出手,打击ICO,提示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力度空前。以ICO,或者区块链名义行圈钱之实的乱象逐步式微。

而放眼全球,顶风作案的ICO融资也似有凉凉之势。

据链塔数据,今年9月份全球ICO融资额为1.64亿美元,仅为6月份峰值时的1/20,创年内新低。此外,相比于今年上半年ICO达成率动辄在50%以上,上个月首次ICO达成率仅为1/3,跌至年内谷底。

链塔智库首席分析师于睿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ICO的天然症结在于因区块链项目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风险披露不足,投资者的认知有限,信息不对称,也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募集资金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监督,这就使ICO游离于监管之外,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隐患,反过来也抑制了区块链行业发展。

监管重拳及时出手

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又称首次代币发行,对应股票市场中IPO(首次公开募股)。ICO的意思为通过新的虚拟货币方式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虚拟货币,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行为纳入规范管理范畴中,为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组织,也将被定义为管辖对象。这对于某些主体在海外、提供境内技术支持的区块链公司而言,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此前不久,监管部门已连续封停了两批涉及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区块链媒体,不乏金色财经、币世界、深链财经等多个订阅数过万的媒体大号。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表示,加强了对新摸排发现的境内ICO及虚拟货币交易相关网站、公众号、自媒体等的处置,永久封停了部分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的公众号。

事实上,不仅针对区块链媒体,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对ICO非法融资行为一直采取“零容忍”态度。

链塔智库首席分析师于睿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ICO的天然症结在于区块链项目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风险披露不足,投资者的认知有限,信息不对称,也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募集资金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监督,这就使ICO游离于监管之外,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隐患,反过来也抑制了区块链行业发展。

自去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后,今年8月24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再次提示ICO非法集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地方上,北京、深圳、海南、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布了关于虚拟货币非法集资相关的风险提示,主动抵制和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ICO”及其变种名义进行非法集资行为和活动。

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火币中国培训业务负责人于佳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对区块链行业实行了非常有效的分类管理。“对数字货币而言,严格监管,打击ICO等违法犯罪行为。从去年监管风暴以来,监管部门进行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监管措施,隔绝了一些风险,今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风险警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避免风险发生。”

“凉凉”的币圈ICO

值得注意的是,放眼全球,作为区块链项目最主要的融资方式,ICO融资如今似有“凉凉”之意。

日前,链塔智库在《2018年前三季度首次代币发行融资分析报告》中指出,全球首次代币发行融资潮逐渐消退,目标融资额随月份呈递减趋势,9月份融资额相比1月份减少了89.5%。

据链塔数据,《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今年全球ICO融资额峰值为6月份,当月数值为29.13亿美元;谷底则为9月份,为1.64亿美元,与6月份数值相比下降了94.37%。

此外,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1910个项目宣告首次代币发行融资,仅863个项目成功,年首次代币发行达成率为45.18%。

而今年9月份总融资项目数量为159个,实际融资55个,首次代币发行达成率仅为34.59%,创下年内新低。

可见,币圈ICO“凉凉”并不是一句空话。

面对正处早期的区块链行业,资金是不少区块链项目前期发展的最大障碍,除去ICO,还有哪些融资途径适合区块链项目?

链塔智库认为,随着监管不断成熟,新的投资方式也不断产生,目前不同机构也从不同角度对区块链项目融资方式作出创新,可大致分为三类、分别从合规、技术、债权角度创新融资方式。如债权角度,是将融资方式明确为债权,便于界定和控制风险,代表方式是首次债券发行ILP。

不管哪种融资方式,都会面对一个问题,即风险、效率二者权衡,于睿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对风险控制严格,可以保护投资人,但提高了项目门槛,审查审批流程将消耗更多时间资金等成本,反过来降低对项目方的吸引力;过度追求效率,会吸引大量高风险项目,投资人又避之不及。“区块链项目融资,在出现能解决平衡的新方式之前,还是应该认真按传统项目的思路来发展,即找到合理的估值模型,慢慢释放股权或其它权益。”他进一步补充道。

 

原标题:全球ICO融资遭遇“最熊”时刻 9月份融资额及达成率“凉凉”创年内新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