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

2018-10-26 02:07:16 信息来源:中新经纬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 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 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近期,有关消费降级的话题引发热议。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也对此表明了态度。“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当日举行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刚刚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也有力支撑了这一表态。

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方面,9月CPI同比上涨2.5%,社会上出现了有关“通胀”甚至“滞胀”的声音。对此,孟玮表示,这种担忧多余了,当前,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并未出现趋势性上涨迹象。CPI涨幅攀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核心CPI变化情况看,物价走势平稳,经济运行中并无“通胀”风险。

尽快出台个税法相关配套制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并且,服务业消费占比继续提高。今年三季度,服务消费比重是52.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前三季度,从实物消费来看,升级类的一些商品消费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比如化妆品、智能家电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速。汽车销售增速现在有所放缓,但是SUV在整个汽车销售中的比重还是在持续提高。

在看到消费升级大势没有改变的同时,孟玮指出,制约当前消费提质扩容的因素依然明显,比如,高标准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扩消费短板突出等。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了要实施的六项重点任务。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消费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四季度,尽管汽车消费难有起色,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会对消费形成有利支撑。综合考虑,预计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保持9.2%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70%以上。

孟玮表示,发改委将大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在促进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上下功夫。

其中,在促进消费者“能消费”方面,孟玮指出,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消费才能“跑起来”。要尽快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明确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确保明年1月1日起实施。

近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显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孟玮表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降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化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9月核心CPI明显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方面,9月CPI同比上涨2.5%,社会上出现了有关“通胀”甚至“滞胀”的声音。这也引起一些人对通胀压力的担心。

对此,孟玮表示,这种担忧多余了。从前三季度情况看,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波动较小。前三季度,CPI累计同比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较为接近,明显低于主要新兴经济体。同时,月度走势也较为平稳,1~9月份各月CPI同比涨幅都在1.8%~2.9%,呈现正常波动态势。

对于9月份CPI攀升的原因,孟玮指出,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一是夏秋季节蔬菜轮替、前期部分地方遭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鲜菜价格环比上涨9.8%;二是季节变化导致鲜果价格环比上涨6.4%;三是中秋、国庆节日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3.7%和2.2%。这几项因素对CPI环比涨幅的贡献达到63.5%,是CPI涨幅攀升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9月核心CPI并未明显上升,反而明显下降。据悉,国际上通常用扣除食品、能源价格影响后的核心CPI衡量经济运行通胀走势。

数据显示,1~9月份,我国核心CPI累计同比上涨2.0%,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1.7%,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

孟玮表示,9月核心CPI是近两年来的低点,表明经济运行中并无“通胀”风险。

黄剑辉表示,9月核心通胀显示总需求面并不强劲。当前CPI提升来源更多的是临时性、结构性因素。预计CPI全年高点已过,但仍会保持在2%以上,整体看通胀压力保持温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