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三季度数据看经济运行大势

2018-10-21 06:34: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26日,X8044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题:应对挑战变中求稳 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从三季度数据看经济运行大势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申铖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6.5%的经济增速稳中有缓,前三季度增速为6.7%,保持在合理区间,调查失业率降至5%以下,结构继续优化,动能接续转换。面对稳中有变的经济运行环境,取得这样的成绩实为不易。

<iframe frameborder="0" height="250px"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rc="http://news.youth.cn/bx/index_19329.html" width="300px"></iframe>

  展望全年,稳预期、促发展、提信心的改革举措正不断发力,为完成预期目标夯实基础。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要不惧短期波动,直面风险挑战,瞄准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深挖潜力、积蓄后劲。

  增速稳中有缓 结构效益持续改善

  6.5%——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速略有放缓,但跳出单个季度增速波动、综观整体宏观指标不难发现,经济运行平稳态势得到延续。

  “稳”的格局没有改变——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仍实现了6.7%的中高速增长。从就业来看,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下降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前三季度上涨2.1%,保持相对温和。从居民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位于山东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员工在组装浪潮服务器(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进”的态势持续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8%,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从需求结构来看,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消费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从投资结构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

  工人从江西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厂的连退炉前走过(4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2018年亚洲发展展望》的更新报告认为,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等因素,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评价说,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缓,下行压力加大。

  “稳中有变”的“变”,是指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分析,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了变数;从内部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出现新变化,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矛盾比原来预想的要大。

  应对稳中有变 夯实平稳运行基本盘

  既看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又直面稳中有变、稳中有缓,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全面审视经济运行态势,积极主动作为,才能夯实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盘。

  二季度以来,投资增速、消费增速出现波动。“在稳中有变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指标的波动,防止短期波动转化为下行态势。”宁吉喆说。

  “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速,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下半年以来,围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次第推进。

  7月11日,市民在海南海口城东集贸市场购买蔬菜。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专家认为,下一步关键是加大“六稳”政策的落实力度,将政策“含金量”转化成企业发展红利和老百姓获得感,用国内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

  稳投资要更重结构。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说,当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回落,反映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需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

  稳金融要更重实体。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主要负责人集体发声,释放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近期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当地企业流动性的政策,对此我们积极鼓励,人民银行也正研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这是在广东深圳拍摄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招聘会现场(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稳预期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认为,中央在政策工具上还有相当的空间,能够支持中国经济在较为动荡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他认为,四季度财政和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不会变,在执行层面会更加注重政策协调。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镛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中国政府主动去杠杆调控的结果。中国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稳定经济增长、抵消贸易摩擦等对经济的一些负面冲击。

  “今年实现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的。”毛盛勇说,明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但我们自身也有很强的韧性,只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经济运行仍有条件保持平稳。

  紧扣高质量 深挖发展潜力积蓄后劲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内外部经济环境越是复杂,越要保持沉着,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经济运行内外挑战越大,越要保持定力,紧扣高质量发展方向,积蓄后劲。

  坚持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今年前三季度,新登记注册企业日均超过1.8万户;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7.7%……

  新动能,正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平稳运行增添强大动力。

  在浙江奉化,工作人员走在环境优美的“滕头生态酒店”内(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中国有近9亿劳动者,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各类专业技能的有1.7亿多人,每年还有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他们之中还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中国借助新动能走在了前列。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一批新技术呈现多点突破,有望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成效。

  深化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激发活力。

  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外国客商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丝国家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对不属于本部门的事项,不设障碍设路标,引导企业找对路;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事项,不打回票打清单,告知企业怎么办;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事项,不给否决给路径,与企业一起研究监管新模式……在上海浦东,一场“只说YES不说NO”的窗口无否决权改革,成为推进“放管服”的新注脚。

  从加大力度简政、减税、降负,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到实质性推进产权保护,再到深化财税、金融、国企改革,今年以来,深化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并且要坚定信心推进下去。”颜色说,未来要持续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税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水平升级等。

  扩大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释放红利。

  6月19日,在福建省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前右)在引导市民办理企业合同变更事项。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发布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大幅放开22个领域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调降至7.5%……今年以来,我国出台系列举措给外商投资者吃下“定心丸”,给外贸按下“加速键”。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9%,进出口值逐季提升;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4.6万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接近翻番。

  就在三天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半个多月后,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乐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向全球产业界发出了非常重要的信号:中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我们相信这个国家、这个市场的潜力和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