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然气冬季保供战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2018-10-14 02:53: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12日,中国海油天津LNG替代工程将投产,而距此不远的蒙西管道天津段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计划在11月15日完工,提前投入冬季保供工作。这是采暖季来临前最后一个月,天然气冬季保供战全面提速冲刺的一个缩影,而不容忽视的是,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成本、气候、安全等诸多挑战。

  “这几天天气变冷了,我们更加紧张起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徐雄飞在10月11日的媒体交流会上坦言,这背后是即将到来的用气高峰保供问题。

  去年入冬后,我国部分省份天然气供应紧张,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1月至8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

  在徐雄飞看来,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形势依然严峻。中石油也在其官网发文指出,今年迎峰度冬期间,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如遇持续低温天气,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事实上,避免“气荒”重演的保供战从今年春天就已经打响。在大力提升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同时,我国建立天然气多元化海外供应体系。数据显示,1月至8月,天然气产量累计10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天然气进口量78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6%。

  其中,进口LNG(液化天然气)成为供应主力之一。作为国内第二大天然气供应企业和最大LNG进口商,中国海油四处找气,提前落实保供所需的LNG资源,2018年至2019年采暖季计划供应天然气246亿方,同比增加20%,其中计划向北方七省市供应天然气61亿方,同比增加63.5%。

  而这些气要到达下游用户,还有赖于基础设施这一关键环节。今年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部署集中推进11项重点设施互联互通,涉及“7站4线”,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宁夏、江苏等6个省区。

  “目前深圳LNG与大鹏福华德支线联通、广东管道与广东大鹏南沙分输站联通、广东大鹏与广东管网惠州分输站联通等三个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处于收尾阶段,预计10月底投产。”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工程部副总经理陈晖介绍说,在即将到来的采暖季,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供天然气30亿方。

  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口量猛增相伴的,是更多成本的付出。“我们现在LNG现货采购成本都在3.5元/方以上,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洪弢表示,近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包括关税因素,可能造成进口LNG采购成本进一步提高。

  保供的挑战并不止于此。例如,冬季LNG船货安排密集,国内北方港口大风、大雾频发,可能影响LNG船舶进港;天然气需求受气温影响较大,气温骤变将导致局部地区供需形势急剧变化;台风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上游资源供应。

  “我们准备了很多手段,比如租赁浮式气化船(FSRU),增加天津地区气化外输能力1400万方/日。租赁2至3艘LNG运输船,采暖季期间在外海漂浮保供,预计增加2亿至3亿方储备量。”郑洪弢称。

  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副总经理武洪昆介绍说,从今年夏天就梳理了供气合同,根据不同用户类型,分贸易和终端两类,终端又分居民和非居民,在合同里对保供进行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应急保供预案。(记者 王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