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只ETF规模逆势猛增 谁在抄底指数基金?

2018-09-29 02:40:30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以来,部分指数基金规模在弱市中增长明显。业内人士透露,包括保险、银行理财、私募、FOF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和部分个人投资者都在积极买入,投资逻辑除了认可当前的市场估值,更重要的是在个股风险频发的情况下,指数投资能够分散风险。当前主要指数估值在10年均线以下,从过往经验看,3年期赚钱效应显著。

机构与个人均参与

虽然A股筑底进程仍在持续,但各路资金持续借道指数基金入场,相关ETF规模逆势攀升。以南方中证500ETF为例,截至9月26日,总份额为58.19亿份,较年初增长超过50%。多只创业板ETF基金规模也增势明显,如华安创业板50ETF最新份额已突破150亿份,其折合规模为75.95亿元,相比2017年底的2.02亿元,规模增长率高达3667%。易方达创业板ETF也逆势吸引了大量新增资金,最新规模超过130亿元,上周涨幅达3.23%。

大型公募基金指数基金经理王强(化名)透露:“机构和个人都在积极买入指数基金。机构包括保险、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既有在场内买创业板、证券等弹性较大、波动率较高品种的,也有在场外投资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进行低位布局和定投的。”天相投顾投研总监贾志指出,指数基金的巨额申购主要是机构在买入,表明机构认可目前的点位,开始配置权益类产品。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表示,ETF等指数基金的大额申购,从投资者类别看,主要是一些相对长线的资金入市,如保险机构、FOF以及部分私募基金。从入市途径看,一部分投资者通过直接买入或申购ETF,另一部分投资者则通过申购ETF的联接基金入市,而ETF联接基金再买入或申购ETF。

银河证券某客户经理也表示,ETF规模增长是机构资金对于大盘点位的认可,如果指数继续下行,规模可能会更大,会有更多观望资金涌入。

除了长线资金,一些短线套利资金也在积极进场。徐猛说:“近一个月以来,除了中长期配置外,套利资金的流入也增加了ETF规模。如在9月份的连续4个交易日内,上证50ETF净申购约40亿元,资金主要源于套利资金的流入,即上证50指数期货持续出现溢价,套利投资者买入上证50ETF,同时卖出高溢价的上证50指数期货完成套利操作。”

看重低估值和风险分散

投资者敢于买入指数基金的底气何在?徐猛指出,虽然短期市场仍可能受到低迷情绪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已经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投资者一般采用分步逆势建仓,而ETF由于其自身高透明、低成本优势,作为抄底工具更为合适,这是投资者逆势买入ETF的逻辑。

王强分析了三方面原因:“一是指数估值处在近10年的均线以下或者附近,投资者在估值低的点位进场意愿增强;二是今年以来个股触雷次数较多,主动型基金或者机构投资者投资个股不好做,而指数投资流动性好,即便个股触雷,只要仓位不高影响就不大;三是随着外资的不断流入,市场结构走向机构化、长期化、国际化,很多内部机构持股也偏向基本面较好、分红高、波动小的大盘蓝筹和行业龙头股票,这些个股大部分都是指数成分股,因此投资指数基金一揽子买入。”

南方中证500ETF基金经理罗文杰表示,南方中证500ETF今年规模上升迅猛,一方面在于性价比,另一方面在于避风港效应凸显。中证500指数有着天然的风险分散特点,如果有单只或个别几只股票出现下挫,对整体影响也十分有限。

指数基金规模逆势上涨,增加了机构对市场底部阶段的信心。某中型公募基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其公司今年除买入部分指数基金外,还发行了几只指数基金产品,销量情况令人满意,买入的投资者主要是看好当下布局的时点。

3年期赚钱效应显著

虽然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资指数基金,但是业内专家并不认为市场将很快见底反弹。徐猛认为,ETF持续大额逆势申购之后,并不意味着市场能立刻见底反弹,短期内市场走势仍受市场情绪支配。ETF的大额申购不是短线看多的信号,ETF持续大额申购多出现在长期市场筑底的阶段,更多体现为长期配置的较好时机。贾志同样指出,机构大笔买入ETF说明认可市场当前估值下的投资价值,但是无法确定现在就是市场底部,机构都是长线布局,也不会太在意是否是反转前的底部。

“这一波大型保险机构布局指数基金也不完全是市场见底的信号。”王强坦言,“从过往经验看,估值在10年均线以下是一个逐步布局的好时机,但市场何时见底反弹,时间可能是3个月,也有可能是一年两年,此时进场风险不大,但反弹盈利的时间点不好把握。底部区域有投资价值和市场反弹要分开看,市场反弹往往需要一些外部因素的推动,但这些因素并不好预测。”

但王强强调,当前估值处在10年均线以下的底部区域,这是可以作为投资依据的。“从过往经验看,此时进场,未来两三年赚钱的概率很大,据统计3年后盈利的中位数是20%。而且无论是短期反弹还是长期上涨,指数基金往往表现更好,因为是满仓操作。目前指数投资是长投、抄底两相宜。”

王强还认为指数化时代正在悄悄到来。他说:“虽然很多个人投资者还不敢进场,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纪律化的定投,期望长期获得高于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的收益。这部分投资者某种程度上并不希望市场马上反弹,因为定投需要在低估值时中充分吸筹。”(记者 林荣华 许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