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楼市库存创51个月最低 800余土地流拍

2018-09-26 00:13:19 信息来源:中新经纬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房住不炒”的时代与“遏制房价上涨”的主基调下,8月份国家统计局监测的70城房价,却令人意外的出现一番普涨。

70个大中城市里,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达到了67个,涨幅持平的城市有2个,下跌的城市仅1个。

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库存数据已经跌至51个月最低,8月新增居民户贷款占比达55%,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市场供需正在走向失衡,这也再度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觉。在“731”中央政治局的73字政策定调,以及年内累计315次调控政策背景下,调控大网又一次全面铺开,重在“打补丁”和稳秩序。

“从调控压力看,9月起各地调控政策正继续加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地方政府担负“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主体责任,住建部等中央部门通过数据预警和约谈问责等机制加强各地指导。

眼下,土地流拍情况大量出现,被视为楼市可能降温下行的重要信号。今年以来,全国土地流拍已超800宗,土地流拍宗数呈现逐月增多的态势。

东吴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土地作为房价中占比最高的因素,流拍事件频发,溢价率不断走低,一定程度上将是房价回调的有利因素。

如何跳出“越调越热”怪圈

每月中旬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城房价指数,一直被视为楼市调控成效的重要指标。尤其是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走势,基本已经成为当前判断全国楼市的一个风向标。

9月15日,一张最新的涨跌排行榜出炉。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新房)销售价格里,仅厦门环比微跌0.1%,北京、南京持平,其余67个城市全部上涨。这当中,无锡、徐州、北海、西安环比涨幅均在3%以上,另有14个城市环比上涨在2%–3%,29个城市环比上涨1%–2%。

二手住宅亦是同样的普涨态势:70个城市样本中,仅上海、厦门的房价环比微跌0.1%和0.3%,北京、锦州持平,其余66个城市全部上涨。常德环比涨幅最高,达3.2%,另有济南、西安、无锡、徐州等18个城市环比涨幅超2%,石家庄、太原、宁波等33个城市环比上涨在1-2%之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用了12个字来概括8月房价全貌:一二线城市“总体平稳”,三线城市“有所上涨”,15个热点城市“有涨有跌”。

据初步测算,在新房房价序列中,4个一线城市、31个二线城市、35个三线城市环比分别上涨0.3%、1.3%和2%,同比分别上涨0.9%、8.6%、8.3%。15个热点城市中,无锡环比涨幅最高,为3.4%,济南同比涨幅最高,达10.2%。

“目前看,当下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高温周期中,特别是中西部区域三四线城市棚改等政策带来的高峰期依然存在,量价依然处于明显上涨中,”张大伟称,“截至今年8月,本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已经长达39个月,继续刷新了中国房地产上涨周期最长历史”。

市场忧虑,这似乎又回到了“越调越热”的楼市怪圈。事实上,今年前8月,房地产业的销售、融资、投资、拿地等指标都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

其中,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在前8月已经突破10亿平方米大关,销售额近8.94万亿元,纷纷再创历史纪录;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万亿元,连续两个月出现双位数增长;房企购地1.64亿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8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23.7%;在供应端,全国新房新开工面积13.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9%。

“从去库存到因城施策再到完善租赁市场等,本轮楼市政策的调整与变化都在指向一个目标—房住不炒,但是市场回馈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弹,甚至会刺激市场预期的反向回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撰文指出,“具体到不同城市,楼市表现、政策预期和市场终端的目标也不合辙”。

在张敬伟看来,从去库存政策开始,形成了从一线城市、一线周边城市、二线热点城市、二三四线城市的逐级传导,随后又是一轮轮城市调控的接力传导。三四线城市不仅库存无多,而且迅速迈进“万元+”时代,有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无房可买。

从整体看,全国性去库存周期已经完成。截至8月末,国内新房库存量近5.39亿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555万平方米。按照张大伟的统计,国内新房库存在连续4年多下调后,已经降至51个月最低。比如,呼和浩特从几年前的最早取消限购城市,到现在第一个表态取消去库存。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大部分城市已经需要补充库存。

“当前,房价上涨预期尚未根本改变,但房价上涨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 《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头版评论文章《谨防楼市形成“合成谬误”》,文中指出,房价脱离基本面上涨,势必增加宏观经济金融风险,阻碍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经济运行脆弱性,最终推动楼市形成所谓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特别是房价上涨往往存在棘轮效应,风险容易自我聚集,需要高度警惕。

各地调控继续加码

“易热难冷”的房价棘轮效应正在发挥威力。若要维持当前房价继续高位上涨,必须提供比以往更多的货币供应,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坚持房住不炒,除了弥补房地产调控短板和全方位引导合理住宅消费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住宅投资的不合理预期,同时稳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731”中央政治局的73字政策,已为今后楼市走向定调。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60多个城市祭出“限售”利器后,“打补丁”“管秩序”成为最近2个月楼市调控的重点。从住建部到主要城市,都在发布秩序整顿政策与文件。

9月19日,北京和上海双双在官网挂出治理市场乱象专项行为的通知。其中,北京重点整治“学区房”“商住房”“企业购房”等内容;上海则大力整治首付贷、违规提取公积金、通过婚姻获得购房资格等行为。

深圳、广州此前已经抢先一步出手整顿房地产市场。9月18日,广州表示,要把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与日常市场巡查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中介机构的巡查。而深圳在8月中旬就已出文,要严厉打击中介机构以威胁等暴力手段驱逐承租人、恶意克扣保证金和预定金,以及“茶水费”与“阴阳合同”等22条楼市乱象。

“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加码且无舒缓迹象,使得本轮楼市调控周期凸显手段更多、力度更大的特点,”张敬伟称,“有些城市房价涨得太快,仅仅约谈市场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理顺这些城市的市场。因此,楼市调控主要还是要化解供给侧的结构性沉疴”。

在张敬伟看来,以往,楼市供给侧叠加了地方GDP崇拜、土地财政、开发商利益诉求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现在则多了楼市周期率累积的结构性利益纠缠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楼市不能硬着陆,只能软调控。

“之前在一线城市运行的特殊政策,在试验效果成功后,未来很有可能在二三线城市落地。”有房企代表李凯(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比如摇号、限制企业买房、离婚结婚买房政策等,都可能会陆续全面铺开,用意是堵住漏洞。

土地流拍成降温信号

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亦是先行指标之一。2018年的全国土地大量流拍,这是过去多少年很难见到的。

北京300公里外的石家庄,280亩普通宅地正在等待竞拍人。最终因无人报价,这场9月17日的公开出让活动只能叫停。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已发生土地流拍807宗,累计流拍建筑面积达7954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数额的7.3倍。

整体看来,2018 年土地流拍现象较前两年明显增加,单月流拍建筑面积均在500万平方米以上,6月以来更是突破千万平方米,土地流拍节奏不断加快。对比市场推出的总建筑面积,流拍率自二季度以来不断攀升,8月数值已达 7.05%,创月度流拍率纪录。

三四线城市仍为土地流拍事件高发区域,但下半年以来占比有所下降,二线城市占比逐渐上升。统计年内流拍土地规模排名前 20 的城市中,二线城市达8家,而且排名前四位的太原、阜阳、天津、合肥中,有三地为二线城市。1–8 月,二线城市平均流拍率为 5.12%,平均溢价率 17.37%,而三四线城市流拍率仅 3.98%,平均溢价率更是比二线城市高出 12 个百分点。

但上文已有提及,前8月,房企购地1.64亿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8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23.7%,该如何解释这与流拍严重的分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关键要看市场的结构。很多城市虽然流拍数量多,但成交量也还是大的,换而言之,主要是供地节奏在加快。但房企在新环境下变得更加谨慎。

“本轮流拍事件恰是房产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的重要体现,开发商减少盲目拿地,”周岳分析,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土地出让条件愈加严苛。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限地价、限房价、竞自持、竞配建、摇号购房、共有产权等成为市场推地的重要附加条件。这对于房企的经营盈利产生较大压力,加之土地配置费高企,才使得多处地块无人问津。

除此,现金流是房企杀手,回款慢、融资难,还债高峰期到来。数据显示,自2018下半年到2021年房企有息负债集中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9万亿元和3.4万亿元,2022年及以后到期的总规模0.9万亿元。

同时,房企在销售端又遭遇史上更严厉的“限购、限价、限签”,直接导致房企经营现金流回款慢,回款少。接下来,房企将整体处于“频还债,融资少,回款少”的尴尬局面。

周岳认为,此轮流拍或将导致市场需求的萎缩,从而限制房价的上涨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也表示,地价和房价之间是全链条的关系,部分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在下降,预示着市场对于未来房价走势预期的变化。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8月份房价呈现上涨的态势,只不过是市场的惯性,楼市热度已近“触顶”。他觉得“金九银十”成色不足是市场共识,楼市降温已然来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