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修枝剪叶”让PPP质量更好

2018-09-23 05:36: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各地加速清理PPP退库项目,积极进行示范项目整改——

  “修枝剪叶”让PPP质量更好

  近几年,我国PPP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等不规范问题,累积了一些隐性风险。财政部以“组合拳”着力推进PPP规范发展,有效改善了PPP市场环境,增强了参与各方的信心。通过“修枝剪叶”,狠抓规范发展,我国PPP之“树”将迎来健康生长新阶段

  财政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各地累计清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退库项目2148个,涉及投资额2.5万亿元。与此同时,前3批PPP示范项目整改工作也在顺利进行。多位业内专家认为,通过“修枝剪叶”,狠抓规范发展,我国PPP之“树”迎来健康生长新阶段。

  示范项目“能进能出”

  “2017年年底以来,财政部结合防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工作,集中核查了前3批示范项目,对173个进行了分类处置,其中89个要求限期整改。”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77个按要求完成整改,完成率达86.5%;6个项目正在落实整改措施或优化整改方案;2个项目因程序不合规被调出示范项目名单;4个项目因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或不符合PPP模式要求被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清退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

  统计显示,前3批示范项目实际入选752个项目、投资额1.98万亿元,经过日常督导和此次集中清理,截至2018年7月底,前3批示范项目为612个,投资额1.46万亿元,覆盖31个地区和19个行业,已实现前3批示范项目全落地。其中,累计已开工351个项目、投资额7251亿元,开工率57.4%。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PPP研究中心主任孟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范推进PPP项目是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三大攻坚战重要决策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从此次前3批PPP示范项目整改情况来看,对173个项目分类处置,其中89个限期整改,表明项目进一步规范透明,刹住了引发隐性债务的歪风。

  “清理后,示范库中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目115个,开工率49.6%,增加了优化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孟春说。此外,清理后生态环保领域项目162个,开工率57.4%,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督导力度,引导地方建立定期自查机制的同时,多举措齐下开展滚动核查和绩效评估,坚持并完善“能进能出”管理机制,利用PPP综合信息平台,实时监测项目运行、合同履行和项目公司财务状况,实现风险早预警、早防控。

  同时,财政部也将不断创新PPP示范项目的管理方式。据了解,财政部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立跨地域、全行业、穿透行政层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真实透明、动态监管。

  以“组合拳”抓规范发展

  “近几年,我国PPP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也出现了‘鱼目混珠’等不规范问题,累积了一些隐性风险,必须下决心尽快排查清理。”孟春表示,近年来财政部等相关部委持续推进PPP规范创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合同等,有效地改善了PPP市场环境,增强了参与各方的信心。

  据了解,2017年下半年以来,财政部以“组合拳”着力推进PPP规范发展。比如,统一新项目入库标准,集中清理“僵尸”项目和违规项目,遏制泛化滥用现象;规范国有金融企业参与PPP项目融资行为,确保项目资本金来源合法合规;分析全国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情况,启用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系统等。

  在加强示范引领方面,财政部会同18个部委推出第四批396个PPP示范项目,涉及投资额7588亿元;会同发展改革委推选27个市县作为2017年度推广PPP工作有力市县,国务院办公厅对这27个市县给予了表扬激励。此外,利用APEC、金砖、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多边机制,推进PPP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除了规范PPP管理库,财政部还清退处理了连续12个月未更新业绩的PPP咨询机构库入库机构,将22家机构清退出机构库,两年内不得重新入库。

  “清理、清退是为了PPP规范发展,而不是叫停PPP。为进一步做好PPP项目,应着力抓好筛选项目、确保公平竞争、提升PPP项目运营能力、严格债务管理、规范融资行为等多项工作。”孟春说。

  根据财政部统计,今年二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共清退项目856个、涉及投资额9569亿元,在库项目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二季度管理库新增入库项目1185个、投资额14249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表明PPP在全国各地继续平稳推进。

  “PPP作为中央确定的一项长期系统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会半途而废,必将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达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牵引行政财政投融资改革、实现物有所值的目的。”孟春说。

  加强创新激活PPP能量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日前表示,PPP模式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创新的、充分利用政府市场两种资源、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PPP是政府市场合作的创新解决方案,既能解决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又能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今年以来,各地立足自身实际拿出实招,推动PPP进一步规范、创新发展。比如,有的地方加大奖补力度。2018年至2020年,福建省对推广PPP模式操作规范、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市、县(区)给予奖补,排名前两位的每个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给予500万元奖励,排名前10位的每个县(市、区)给予300万元奖励。

  当前,各地不断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比如,山西省临汾市纳入财政部管理库的13个落地项目中,民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的项目有6个,占比46%。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PPP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等领域不断释放能量。比如,江苏运用PPP支持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截至目前,苏北地区共有相关领域入库PPP项目29个,总投资278.76亿元。其中,有14个项目已落地实施,总投资100.17亿元。“通过PPP模式,不仅提供了农村住房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使得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公共服务。”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再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生态保护(苜蓿草种植)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入选第四批财政部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万亩苜蓿草种植基地,有效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