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楼市调控不放松 热门城市渐冷静

2018-09-17 21:33:22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国家统计局9月15日公布今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一些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别引人关注。一二三线城市稳中有涨,但在二三线城市中,前期涨幅较大的几个热门城市楼市都“冷静”下来了,海南的三亚和海口两城涨幅回落,但调控政策方面并没有放松的痕迹。

  楼市调控不放松,一线城市之首的北京在整顿租房市场之后,又迎来严格的公积金新政,从17日起实行“认房又认贷”,缴存年限不足的群体不能获得“顶格”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一些地方也在调整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以往的货币安置正调整为房屋安置。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加码且无舒缓迹象,使得本轮楼市调控周期凸显手段更多、力度更大的特点。

  从去库存到因城施策再到完善租赁市场等,本轮楼市政策的调整与变化都在指向一个目标——房住不炒,但是市场回馈不可能一步到位,还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弹,甚至会刺激市场预期的反向回应,即越严调控越能激发购房热情。具体到不同城市,楼市表现、政策预期和市场终端的目标也不合辙。政策面曾经一度将去库存作为主要目标,但结果是三四线城市不仅库存无多,而且迅速迈进“万元+”时代,有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无房可买。从去库存政策开始,就形成从一线城市、一线周边城市、二线热点城市、二三四线城市的逐级传导,随后又是一轮轮城市调控的接力传导。市场忧虑,这似乎又回到了的“越调越热”的楼市怪圈。

  中国拥房率已经超过八成,分析家有很多解读,但是这个数据和生活常识比对,经济学上的推演似乎失去了意义。一方面,房住不炒的目标对一些无房人士尤其是居住在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的人而言,依然是难以企及的目标。即使这些人在家乡拥有多套房,难“住”也是人生一大难题。而要实现“住”又要卖掉家乡的房子,实际上要“炒房”。因而,高拥房率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难以实现“住”反而会带来“炒”。事实上,高拥房率本身就是炒房的结果。另一方面,无房者在任何城市都面临着买房难的尴尬。特别是随着越来越严、越来越紧的楼市调控,在控制炒房的同时,也会让这一部分刚需群体更买不起房。

  以往,楼市供给侧叠加了地方GDP崇拜、土地财政、开发商利益诉求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现在则多了楼市周期率累积的结构性利益纠缠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楼市不能硬着陆,只能软调控。当然,需求端对房子的热衷,还在于中国市场缺乏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尤其是中产阶级,在股市稳定的“熊市”和创新金融产品不稳定的风险下,只能通过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子以求稳定家庭财产增值保值预期。

  每月70城的楼市数据,虽然分析家们分析得很透彻,但公众却无感。以一线城市为例,8月份的数据是,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从数据看一线城市的房价又涨了,但对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而言,无论房价涨跌都是一房难求。

  也有一些城市的数据让人担心。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的有无锡,3.4%的涨幅位居70城之首;徐州以3.3%的涨幅紧随其后;济南、唐山、秦皇岛、襄阳和南充均涨超2.5%。上述城市的房价攀升是需求端真实的体现,还是“炒房游击队”推升的结果?一些三四线城市这轮周期内房价迅速攀升至“万元+”水平,需要认真分析市场内外因素。有些城市房价涨得太快,仅仅约谈市场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理顺这些城市的市场。因此,楼市调控主要还是要化解供给侧的结构性沉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