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记者调查发现:不必担忧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2018-09-13 01:08:51 信息来源: 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消费者在江苏南通一家菜市场选购鸡蛋。 许丛军摄(新华社发)

  从近几年的“蒜你狠”“姜你军”,到近期的“火箭蛋”“香死你”,餐桌上的“物价”不仅牵动着众多家庭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民生“菜篮子”的广泛关注。是什么推高了菜蛋肉等农产品价格?未来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季节性因素致菜价上涨

  菜蛋价格呈现趋稳态势

  9月9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现,包括大白菜、西红柿、鸡蛋、白条猪肉等在内的20种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油菜、团生菜等5种蔬菜跌幅明显,洋葱、土豆等4种蔬菜价格持平,大白菜、黄瓜、白条猪肉等价格仍有所上涨。

  不过,与几周之前的持续上涨相比,新发地市场的菜价呈现出逐步趋稳态势,部分绿叶蔬菜价格明显回调。新发地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北京此轮菜价上涨,主要受部分蔬菜产地高温天气和持续降雨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市场的供应。随着天气转凉,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蔬菜生长,可替代货源地也随之增加,菜价有望趋于平稳。

  事实上,因受高温、台风等季节性因素影响,每年夏季菜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今年菜价之所以格外受到各方关注,主要原因是山东寿光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山东潍坊从事农产品物流生意多年的张政涛说,在全国范围内山东寿光的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市场交易量都名列前茅,连续两次台风对当地生产流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让菜价上涨走到了台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来自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数据显示,8月25日,反映寿光蔬菜平均价格水平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涨至124.76点,较灾前8月18日上涨了25.7%。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价格监测显示:9月10日,集贸及超市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11升3降1平,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3.36元,比一周前上涨0.60%,多数城市蔬菜价格涨跌幅度均在5%以内;鸡蛋价格10涨8跌18平。其中,沈阳价格下跌3.25%,其余城市价格涨跌幅度均在3%以内。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历史数据看,每年冬春季一般是全年菜价高点,之后随着天气转暖、露地菜上市,菜价持续下跌至年内低点。7月份至8月份,全国大范围进入高温多雨天气,蔬菜产量受到一定影响,菜价止跌回升;9月份至10月份,天气转凉,供应增加,菜价将有所回落。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菜价走势也基本符合上述特点,但由于今年北半球出现极端气象特征,一些蔬菜主产区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强降雨甚至冰雹天气多发,部分地方蔬菜出现减产。再加上强降雨增加了蔬菜采摘和运输难度,导致供应较往年偏少,菜价较往年偏高。

  与蔬菜价格类似,鸡蛋价格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受暑期高温天气影响,蛋鸡进入“歇伏期”,产蛋率降低,市场供应也随之减少,再加上中秋节临近,食品加工企业开始增加鸡蛋等月饼原料的备货,鸡蛋需求明显增加。季节性供应减少叠加节日性需求增加,导致近期鸡蛋价格也上涨较快。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入秋转凉,灾害性天气减少,蔬菜和鸡蛋生产将逐步恢复正常。”该负责人表示,7月底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109万亩,与往年相差不大;鸡蛋产量指数101.01,产蛋鸡存栏指数100.53,均处于今年以来高位,蔬菜和鸡蛋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后期价格将趋稳,甚至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生猪产能依然偏大

  猪价仍处下跌通道

  “与近几年同期价格相比,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处于正常的季节性回升阶段,后期生猪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反弹,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农产品处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春节后,国内生猪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下跌。5月16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0.4元,比年初高点下跌32.3%,比去年同期下跌28.5%。此后,生猪价格出现反弹,截至9月10日,全国主产区生猪出栏价格已反弹至每公斤14.42元,较5月低点上涨38.6%。

  该负责人表示,近几个月生猪价格反弹属正常季节性回升。从历年情况看,受需求走弱影响,通常春节前生猪价格就会由涨转跌,春节后进一步下跌,4月份至5月份持续低迷,之后会企稳回升,下半年进入传统消费旺季,总体稳中有涨。今年生猪价格5月中旬企稳回升,符合正常季节性波动规律。

  “去冬今春多地天气严寒,一些地方仔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多发,死亡率偏高,按约5个月育肥期测算,正好造成5月份和6月份以来生猪供给阶段性减少,这是近期价格回升较快的主要原因。”该负责人强调指出,近期价格回升幅度大,与春节后价格跌幅较大有关,但与近几年同期价格相比,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从市场调研情况看,继2016年“金猪年”、2017年“银猪年”之后,今年生猪生产进入了“调整年”,价格总体处于周期性下降通道。

  “当前,生猪产能依然偏大,价格仍处于周期性下行通道,后期出现明显上涨的可能性较小。”该负责人表示,通常情况下,在生猪价格周期性底部,养殖户普遍持续深度亏损,中小养殖户大量退出,能繁母猪数量明显调减,生猪价格自此进入新一轮周期性上行通道。当前,平均每头生猪盈利水平在100元至300元不等,全年大多数养殖户保本或略亏,大型养殖企业仍有微利,并未出现行业普遍持续深度亏损和大量淘汰能繁母猪的情况。

  市场机构预测认为,随着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消退,9月份至10月份生猪供给将明显增多,价格可能出现回落;伴随冬至前市场需求明显扩张,11月份至12月份生猪价格可能有所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针对8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该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目前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总体看,疫情对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影响有限。(记者 顾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