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稳定器”显效 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

2018-08-22 18:35:49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这几天,外汇交易员们又“玩了一把心跳”。

  因土耳其货币风波席卷全球,美元指数一举拿下此前久攻不下的96关口,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0,但行情来得急去得也快,在市场对“破7”的敏感神经紧绷之际,人民币又连续反弹逾千点,重回6.83附近。

  “人民币汇率强弱互见,整体呈双向波动态势,市场主体正在且必须逐步去适应更加具备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市场人士指出,在本轮强势美元周期中,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发挥了浮动汇率“自动稳定器”功能。目前,市场预期平稳、分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尽管人民币短期仍有一定压力,但年内整体企稳、双向波动加大的格局不变。

  人民币有跌有涨

  8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36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8个基点,单日升幅创7月26日以来最大,实现三连涨。中间价三日累计调升586基点,一扫此前市场对人民币会不会“破7”的担忧。

  四个交易日以前(15日),受美元指数逼近97关口影响,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双双跌破6.9整数关口,在岸即期汇率盘中一度触及6.9350,离岸即期汇率一度跌至6.9580,均创2017年初以来新低。

  在关键关口临近之际,部分交易员对人民币会否“破7”存在顾虑,但随后的市场表现证明,在近期全球汇市风云变幻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有跌有涨,双向波动的市场化特征明显,市场汇率预期保持稳定。

  从盘面上看,8月9日至15日,受土耳其里拉持续暴跌、避险情绪升温影响,新兴市场货币及欧元遭受重创,推升美元指数攻破96关口,进一步上探至96.9937,离97关口仅一步之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承压,8月10日至15日,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从6.8355跌至6.9049,累计跌幅为1.12%。

  随着土耳其里拉反弹,美元指数未能突破97关口并连续回调,在8月16日至20日的三个交易日里分别下跌0.14%、0.48%、0.34%,21日盘中进一步下跌逾0.3%至95.43;在8月16日至21日的四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反弹,在岸即期汇率连涨89基点、145基点、290基点、145基点,21日盘中触及6.8286的高点,较此前触及的6.9350大幅反弹逾1000基点。

  汇率弹性提升

  在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的同时,双向波动区间加大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走低的速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汇率弹性提升,进一步看,正是由于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发挥了浮动汇率“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市场贬值压力得到较快释放,进而抑制贬值预期积聚。

  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汇率弹性逐步增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区间明显增大,甚至日间经常出现数百点宽幅震荡。

  “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目前已十分接近G7货币,在这样的弹性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基本没有积攒贬值压力。”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表示。

  结合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及结售汇情况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预期继续持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数据显示,我国7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58亿美元至31179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回升;7月外汇占款环比增加108.17亿元至21.53万亿元,为连续7个月增加。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均逆势增加,显示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总体较为稳定,本轮人民币贬值的资金流出压力相对较小。”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孟祥娟表示。

  另据机构数据,6月中旬启动的这一轮加速贬值过程中,1年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隐含的贬值预期仅在1%左右,降至年内低点。

  市场人士认为,尽管这波人民币汇率跌势较猛,贬值预期却不强烈,主要是因为经历了人民币汇率由单边下跌到止跌企稳的剧烈震荡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适应性明显增强。

  年内整体企稳

  目前,一些市场主体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面前仍显得准备不足,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顺周期行为或“羊群效应”。

  张瑜分析,从4月至今,人民币本轮贬值总计9%,其中合理贬值(4-7月、8月至今)共计6%,市场顺周期惯性的贬值约3%(7-8月)。

  针对顺周期波动,近期政策“稳定器”也开始发力。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0调整为20%,一定程度上修复了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贬弹性;另据媒体报道,央行上海总部通知,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意在增加做空人民币资金成本。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都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但同时也强调,“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此背景下,市场人士对年内人民币汇率总体企稳预期相对一致。兴业研究指出,考虑到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贸易不确定性犹存,可能阶段性出台更多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人民币汇率市场双向波动、平稳运行。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当前跨境资本流动未现异常,汇市典型套利交易空间不大,而政策已在预期指引、宏观审慎多个角度发力,逆周期调节正在路上,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必高估。

  总体而言,在美强欧弱经济货币格局下,今年美元指数从最低点大涨近9%,叠加中美经济利率周期分化,人民币兑美元从最高点下跌约9%,这是市场化货币最正常不过的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而言,内外压力下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9月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有回调可能,加之国内宏观审慎政策调节,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将维持整体企稳的运行格局。

  从更长周期看,随着财政金融齐发力,稳增长效果显现,我国经济基本面仍支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预计人民币汇率会随着内外基本面变化呈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当然,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适应汇率波动的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