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既要有特色 又能保方便 胡同游还缺什么?

2018-08-08 06:23: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既要有特色 又能保方便

胡同游 还缺什么?

  雨儿胡同路口的路标,不仅有胡同历史介绍,还标注了胡同中景点的距离等信息,遗憾的是,这样详细的标注在胡同景区仍属少数。

  由于没有明确的文字介绍,南锣鼓巷一处老门墩展示未能吸引游客的注意。

  门口的石台阶,是胡同景区商铺的“标配”,也挡住了腿脚不便的游客。

  位于东不压桥胡同的地下停车库,共有33个车位,停车库出入口均为隐藏式设计。

  琉璃厂景区,道路窄,停车乱,车流交会造成交通拥堵,连行人都难以通过。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近日发布了《胡同游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范”中,对胡同景区的餐饮设置、卫生间管理等问题,均做出了细化要求。

  作为京城旅游的一大特色,胡同景区如今状态如何?到此一游的旅客与长居于此的居民,各有怎样的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京城几大胡同景区。

景点指引▶ 游客怕迷路 居民拒乱闯

  “这走得对不对啊,要不还是问问吧。”方砖厂胡同口,刘鹤有点儿转向,比着手机地图转了半天,他还是没找到哪边是东。

  刘鹤身边同行的两个伙伴,全被蒸腾的热气闷得满头大汗,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的三人,刚搞明白了路上的横平竖直,就这么“迷失”在京城的胡同里。

  “南锣都是店,我们想看看老胡同的样子,就往这边走了,走着走着就找不到道了。”刘鹤所处的方砖厂胡同位于南锣鼓巷景区,西面是什刹海,东边是南锣鼓巷,如蛛网般蔓延的宽窄巷子中,散布着故居、古迹,刻画着京城的旧时风貌。而对于刘鹤这样的游客,在感受京城风情的同时找路,还是很难:“路标多点就好了,确实有点晕。”

  与刘鹤的需求相应,《胡同游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将胡同主要出入口处设置铭牌、岔路口设置标识牌,标示胡同的名称、简介及全景导览图等条款写入。

  “胡同里的景点不太好找,路口最好标上还有多少米能走到,这样也能选选值不值得去。”在胡同里绕了半天,孙女士与朋友只找到两处不算景点的景点,这让一行人觉得有点亏:“既然已经是景区了,可以印点宣传册或者地图,游客照着图找会好很多。”

  对于游客而言,希望迅速找到心仪的景点,而对于胡同景区中仍居住的居民来说,明确的标识能给自己带来的是清净。

  “老有游客往里钻,你能不烦么?”陈女士居住在黑芝麻胡同,这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不长,也没有太多景点,只不过联通南锣鼓巷与什刹海的地理位置,引来了不少游客。与南锣鼓巷周边许多居民区一样,这里的院落门前,多数贴上了“游客免进”的牌子。

  “景点是景点,住家儿是住家儿,最好分清楚点。”陈女士坦言,虽然近年来游客已有了不打扰住户的意识,但往来穿梭的过客,时不时往院内打量的目光,还是让居民有所忌惮:“如果有规范的话,能不能在这方面也规范一下?哪怕有个明显的统一标识也好。”

配套设施▶ 游客愿方便 居民望扩充

  “规范里能不能明确一下停车的问题?比如景区怎么给居民配车位。”上午10点刚过,琉璃厂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拥堵,不宽的石板路被双向交会的车流堵死,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过。热心的居民只好主动当上交通疏导员,指挥着车辆擦身而过。

  “路不宽还双车道,乱停车,不堵可能么。”虽然琉璃厂大多是文玩商户,周边胡同亦有不少居民。商户、居民的车辆无处停放,只能在胡同中“见缝插针”,久而久之,交通拥堵无法避免。

  国子监街同样面临着停车难的问题,景点门外,禁停标志格外显眼,却挡不住车辆违规停靠。街道上行走的游客,时不时就得避让往来的车辆。

  “本来胡同就不好停车,成了景区就更难了。”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主要出入口附近宜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地”,而在国子监居民王先生看来,仅规定有停车场还不够:“标准越细致越好,否则什么也改不了。最好说明白,多少停车位能满足需求。这其中临时停车位多少,居民的停车位多少。”

  实际上,胡同景区需要扩充的不仅仅是停车位,随着游客的增多,游客挤占居民公共设施的情况屡见不鲜——公共卫生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的扩充与分配,能直接影响胡同景区的服务质量——公共设施的布局与设置,也被写入规范中。

业态规划▶

  “怎么那么多卖银饰的,古时候这里是银匠待的地方?”从南锣鼓巷走出,杨女士还没从疑惑中找到答案。全长不足800米的胡同里,主营银饰的商家便有七八家之多,也难怪她会有所疑问。

  “感觉是有些雷同,卖的东西也还是这些。”头一天去了前门,第二天又来南锣,杨女士的京城游行程排得颇为紧凑。只不过一趟遛下来,她发现对于胡同,自己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就像开在胡同里的步行街,有特色的东西不多。”

  在国子监街、五道营胡同地区,迷惑游客的,则是星罗棋布的风水、起名店。某种意义上,这些店面的聚集,与国子监本应承载的内涵格格不入。

  而在琉璃厂,游客能一眼看懂这里的过去——胡同中文玩店一家挨着一家,却难以找到一处歇脚喝水的地方。

  不同的胡同景区,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让景区内的商家、业态规划,符合胡同游的特色。在“规范”中,这一问题被表述为胡同景区“应具备游览、购物、餐饮、文化展示等功能中一个或多个组合,并至少在文化、文物、历史和风俗人情等某一方面具有知名度。”同时,“商品应符合属地胡同游定位,购物环境整洁、便利”。

  “大碗茶,酸梅汤,我们小时候的东西,放在胡同卖不是挺好么。想喝芒果汁你跑这儿来干吗?”在五道营附近住了大半辈子,李先生却没能在胡同景区中,找到多少往昔的影子,他觉得,“胡同景区”应有所规划,至少“老北京的特色”都应成为重点。不过,特色未必真能赚钱。一名经营者表示,北京特色小吃、饮品往往价格便宜,支撑不起商圈的租金等成本:“鲜榨果汁我卖30元合适,酸梅汤就差点意思。”(记者 吴楠 文并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