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消费新亮点

2018-08-05 04:08: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视财经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消费领域运行平稳,对经济的拉动力依然强劲。而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统计指标,今年5、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放缓也引发了不少关注。 对此,国家发改委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回应,同时表示,今后三年将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进一步扩大消费,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8.5%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说,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的来看还是平稳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了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了4.2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文化娱乐市场十分火爆。马拉松等体育消费势头非常强劲,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不断增加。        

三是网上零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增长了30.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1万亿元,增长29.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了20.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7.4%,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增长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比达到14.4%,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表示,在看到消费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目前,我国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社会领域消费亮点纷呈          

国家发改委介绍,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满足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了旅游、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领域消费情况的相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民间投资的活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培训等社会领域的服务业,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旅游方面

近几年我国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达到了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境旅游692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同比增长12.5%。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当然,这个消费是在别的国家体现的。

总的来看,旅游市场呈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假日旅游持续增长。春节、五一、端午节全国共接待了6.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80亿元,这个数比去年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乡村旅游亮点纷呈。双休日和长假期间,城市游客选择去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吃农家菜、住民宿、逛庙会成为备受欢迎的假日体验。

三是全域旅游成效显著。各地从区域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文化方面

据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今年一季度全国5.7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是19052亿元,同比增长了10.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总计320亿元,同比增长17.8%,国产电影票房189.65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近60%。目前,全国电影银幕超过5万块,居世界第一。总之,文化方面呈现出投资消费两旺的局面。

体育方面

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人。体育产业对于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的作用不断体现。       

二是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       

三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产业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集聚区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养老方面

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到今年6月份,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达到700多万张,从业人数超过70万人。

一是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到今年6月份,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占比已经超过了46%,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加快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布局。        

二是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超过了93%的养老院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绿色通道”更加畅通,护理型床位超过47%,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补齐,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融合态势明显,养老与健康、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不断融合,养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涌现,12个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创新和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仍然保持合理增速          

针对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的问题,刘宇南表示,首先,我们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是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

所以,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就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们认为我国消费仍然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基于三点看法:

一是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40%,成为消费的“半壁江山”。       

二是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增速其实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已经达到了36.6万亿元,可想而知,在这么大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       

三是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是比较充裕的。

其次,5月和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国家发改委回应,主要还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比如说,进口汽车关税下调的政策预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现持币待购情绪。如果扣除掉汽车类商品零售短期因素影响之后,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增速达到了10%左右,6月份接近11%。

季节性因素也导致消费市场出现了短期波动,今年的端午节是在6月份,去年是在5月份,端午节三天假期错月拉低了5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第三,住房销售增速回落,也带动了住房相关消费的增长放缓。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较去年明显回落,上半年同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家具家装类的商品销售增速回落态势明显。

此外,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一部分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提升可能也有所制约。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我们也有一个初步判断,收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也有所减弱。

未来消费升级主要着眼四个方面          

刘宇南说,我们国家居民消费整体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趋势特征,这是大家有广泛共识的。

促进消费下一步应当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要加强引导、强化监督,确保市场主体提供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费品。       

二是要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三是要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的提质扩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和覆盖。

下半年物价仍将在温和区间运行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表示,近期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大家都很关心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会对我国的物价产生多大影响,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我们认为,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仍将会在温和区间运行。

一是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金融环境总体稳定,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决定了总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从宏观层面看,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的基础。        

二是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工农业生产稳定,重要的民生商品、工业品供给充裕,粮食稳产丰产,生猪产能处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市场竞争程度高。大家关心的服务业,刚才两位司长也有介绍,发展速度快,但今年以来价格涨势趋于平稳。       

三是从调控能力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的民生商品以及能源、金属等基础原材料的储备调节制度不断完善,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从这些方面看,下半年物价有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下半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稳价安民方面将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跟踪价格总水平、重要商品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进行预警。       

二是加强市场调节调控,根据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完善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改善调控方式,确保重点商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四是抓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这是价格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认真执行好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