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境外旅游,你买对保险了吗?

2018-08-03 05:58: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风光看得到 风险想不到 境外旅游,你买对保险了吗?

  又到暑期,伴随出境游的持续升温,出境游风险也愈发引人关注。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地调研发现,近来,前往国外旅游的人数激增,人们投保境外旅游险的意识也在增强。那么,境外旅游险能提供哪些保障?消费者如何挑选?在境外出险后,如何理赔?《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风险意识参差不齐

  俗话说,行船跑马三分险。目前,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2017年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如此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如何在遥远而陌生的旅程中安全享受旅游乐趣?

  “境外游涉及语言、气候、风土人情、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风险问题较国内旅游更为复杂。”平安产险理赔负责人黑丽金说,境外游中的风险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从理赔案件来看,突发事件、高额治疗费、救援时效等是较常见的风险点,要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准备。

  “看新闻得知一些出国旅游者发生了意外,很痛心,同时也意识到出国旅游前做好保险规划太有必要了。”近期计划出国旅游的北京市民李欣坦言,购买保险,不仅图个心安,万一有什么情况发生,也能有个保障。

  国内最大的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网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至6月,通过该平台投保境外游保险的保单数量同比增长15.2%。

  然而,目前许多国人出国旅游仍会忽视购买保险的必要性。记者在北京街头采访了数名市民,当被问及境外游是否会主动购买保险时,一些市民对风险的认知及保险的认可度还不高,面对风险,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般不会有什么意外,没有太大必要”,“只要身体足够好且注意安全,便可以平平安安游玩。”

  黑丽金说,境外旅游险提供的不只是小概率事件导致死亡或者伤残等情况的赔款,境外游期间游客可能会因发烧、急性肠胃炎等住院,在国内可能不是大事,但在国外独自处理非常不便,医疗费用可能也比国内高。投保游客一旦出险,很多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就医垫付、医疗转运等服务,解决游客的燃眉之急。

境外旅游险仅为统称细分险种须关注

  “跟团游的话,旅行社一般都说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所以自己就不用再单独买保险了,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保险公司?”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类似想法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保险专家提醒,其实这是误区,旅行社责任险只为旅行社因疏忽或过失所需承担的经济责任埋单,如果游客因本人原因发生了意外事故则不在理赔范围内。

  友邦保险中国区有关负责人说,境外旅游险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细分为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航程延误、财务损失等险种。不少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些分类,且忽略免责条款,往往造成自身保险保障不完善,在出险时得不到赔偿。

  刚刚在国外某海岛经历了“潜水惊魂”的上海市民戴女士,回想起深潜时大腿肌肉拉伤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在出国前购买了一份境外旅游险,本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当在受伤后查询保单详情时,她才留意到“运动意外伤害”的保额为0,只有意外残疾或身亡才会获赔5万元。

  “保单都有除外责任,这是保险公司不提供保障的范围。”慧择网旅游保险产品专家贺健说,潜水、蹦极、跳伞等高危项目发生的意外往往都不属于普通意外伤害保险保障范围,如消费者要参与此类项目,一定要看清楚保险条款,或者投保附加高风险运动意外伤害保险。

  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买了足额保险,就能规避风险,却忽略了万一遇到重大突发风险,是否能得到及时救助。

  “消费者除了留意保障范围、保障额度外,一定要特别关注保单里是否有意外救援条款。”优普旅行援助服务(北京)有限公司首席销售官王红兵表示,“紧急救援能力”是境外旅游保险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直升机救援、海外法律援助、高端医疗救助等,能在意外发生之后为生命安全提供最大保障。

投保首选有实力保险公司理赔要保存好相关证明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出境旅游时旅行社会建议消费者购买全面的保险,但旅行社能提供的风险保障并不是很多,除了为旅客投保团队保险外,很少有其他保险保障。

  “消费者在选择境外旅游险时要优先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而不是价格。”平安产险相关产品负责人潘家成说,保险公司可根据消费者旅行中的风险状况、出行天数及出行目的地等为其提供定制化保险服务方案,消费者能充分把握自己的风险点是否被覆盖,救援覆盖的医疗网点是否够多够广,能否获得中文服务等。

  选购境外旅游险,消费者往往被提示,尽量选择带有紧急救援服务的保险产品。“境外旅行还是建议买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理赔服务意识和全球资源网络是中资保险公司没法比的。”有消费者认为境外旅游险还是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靠谱”。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一些外资公司的救援平台,可能会出现沟通语言不畅等问题,合资公司会好一些。“但是否是外资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看这家保险公司的实力,比如紧急救援内容和流程,救援机构资质,以及有没有全球救援的成功案例。”

  “一旦发生意外需要理赔,需要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贺健说,理赔流程中需要的保单、身份证、费用清单等材料是必须提供的。比如对于医疗垫付、送返等服务,一般由保险公司的合作救援机构提供,过程中需要与医疗机构、当地政府、航空公司等沟通接洽,如果缺失材料,则无法办理手续,会影响服务进程和效率。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表达了疑惑,如果在境外发生事故导致重伤,自己不能及时提供理赔材料,是不是就不能享受救援服务,应该怎么办呢?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在境外出险需要紧急救助的客户,保险公司应特事特办,开通绿色服务通道。通过提供海外急难援助服务,取消定点就诊医院及药品限制,为出险客户免单据凭证、向医院提供担保函等,让客户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和理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