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经济喜人“半年报”:稳中向好韧性强

2018-07-19 20:18: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又到年中,中国经济亮出喜人“半年报”。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其中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

“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运行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向好

“平稳”是中国经济“半年报”的总特点。从宏观调控的主要指标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物价温和、就业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运行格局。

增长平稳。“中国经济增速在0.2个百分点的狭窄波动区间运行了12个季度,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更强了,而这样的韧性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

物价温和。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就业向好。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低于5%。“这个水平是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全国劳动力月度调查制度以来最低的水平。”毛盛勇说。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进口增速继续高于出口增速,顺差有所收窄,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

“优化”是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关键词。在经济运行平稳的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协调性提高。

产业结构在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优。”毛盛勇说。

需求结构在完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巩固。此外,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也呈现改善的趋势。

“向好”是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大亮点。

能耗降了,排放少了,发展的质量更好。上半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万元GDP的能耗同比下降3.2%,降幅高于3%的预期目标。

利润涨了,钱包鼓了,发展的效益更高。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人均GDP增速;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万亿元。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良好。而且,这种成绩的取得,是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应该说来之不易。”毛盛勇说。

好成绩来源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低效供给,为新动能孕育留足空间。

去产能效果初显。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去库存成效突出。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4.7%。

企业杠杆率和成本继续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减少0.31元。

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4%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9.4和9.4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了3.9%,产能利用率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1—5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减少了0.31元,这3个指标共同作用促进了企业盈利的增长,提升了企业的信心,也使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形成了良性循环。”潘建成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不仅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4个百分点,说明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增强。此外,6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4%,持续在扩张区间运行,也意味着市场预期保持景气。

好成绩也来源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优化创新生态,使新动能快速成长。

市场新主体不断涌现。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创业创新不断发展。上半年,我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81万户。

市场新供给喷薄而出。上半年,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增长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9.2%和8.7%,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

市场新消费加速成长。上半年,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0.6%、10.6%和14.2%,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0.2、0.5和2.9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在加快增长,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增长比较快,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9%,成为增长新亮点。

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表现良好,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也依然复杂。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总的来说,在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经济都会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毛盛勇说,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有限,进口大豆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上升,会带来豆制品及相关产品价格的一些变化。但大豆及豆类相关产品在CPI的权重比较小,对整个CPI的影响非常有限。从下半年趋势看,居民消费价格有望延续温和上涨态势。

总的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消费仍是顶梁柱。“从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格局中,内需是决定力量,内需里面消费又是顶梁柱。从下半年来看,消费还是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毛盛勇说,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有四大理由:一是消费本身是刚性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而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四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大了进口,丰富了供给,也会促进市场销售的活跃。

投资保持稳定性。从投资的三大领域看,制造业投资连续3个月增速加快,良好的增长势头有望延续;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在加快,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费增长加快,这两个先行指标向好预示着下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此外,随着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下半年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当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下一步,要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内需,使经济始终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毛盛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