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508家公司现增持潮 兜底增持再玩套路

2018-07-12 00:17:0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7月9日,在经历了上两周的连续大跌后,上证指数周一回暖,收盘报2815.11点,上涨2.47%,不过这距离前期高点尚远。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收盘,A顾破净股已经达到231只(未包括市净率小于0的股票),已超过了熔断底部2638.30(2016年1月27日)的53只。

  在这轮市场调整中,前期举牌上市公司的“野蛮人”有的已深陷泥淖。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7年7月份以来的举牌案例中,浮盈案例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当前股价均在举牌成本价以下,个别公司股价甚至已经低至举牌价的五折以下。

  有人星夜赶考,有人卸甲归田。前期举牌的野蛮人浮亏甚惨的情况下,据同花顺统计,6月以来数百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董监高已增持了自家公司,有的股东增持比例已经触及5%。也有的资本在趁机举牌上市公司。

  231只股破净,金融地产等成破净主力

  综合来看,今年破净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和中上游行业,破净公司数量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公用事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和机械设备,其破净公司数量分别为24、22、16、16、12只,合计达90只,占比为44%。金融地产破净数量为46只,占比为23%。金融地产和中上游行业是破净的主力。

  天风证券认为,金融监管、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推进,导致市场对金融地产的预期比较悲观,这引起了金融地产中破净现象比较明显。该机构称,投资者对金融地产不用悲观,当前破净潮下的金融地产或存在系统性机会。

  对比2013年、2008年熊市数据,破净行业大体相同。对于这种现象,中泰证券分析师郝振府认为,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重资产,PB估值本来就相对比较低,在市场悲观时容易跌破净资产。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主要担忧去杠杆效应下对相关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担忧,金融地产和周期性行业首当其冲。

  不过,今年传媒、电子、通信、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偏成长性的行业也出现了破净现象。这与2013年熊市相比,是一个新特征。

  从市值层面来看,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破净股中100亿元市值以下的公司达61.24%,其中市值小于50亿元的占比达到32.54%。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中小上市公司在熊市状态下的表现更差。

  记者同时发现,在231只破净股中,48.48%的个股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6%的毛利率低于30%。很多破净股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并不高。

  A股增持潮:6月来508家公司股东增持

  不过,数百家个股破净引发了股东的增持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自今年6月份以来,共有508家公司的大股东出现增持情况。

  通过与此前的对比来看,近期,A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数量明显增多,6月份,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04家拟增持公司股票,相比5月份的24家翻了3倍以上。共有159家回购自身股票,相比5月增加66%。相应的,股东减持频次明显降低,6月A股上市公司中共134家公布拟减持股票公告,相比5月份大幅减少将近一半。

  仅6月21日至7月4日,10个交易日,就有149家上市公司被增持,增持股数合计5.91亿股,增持市值达51.87亿元(增持股份变动以公告中变动截止日为准)。其中三七互娱被增持的股数最多,达4624.04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3.98%;三七互娱被增持的市值最多,达6.93亿元;而增持股数占流通A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为洲明科技,增持比例高达5.10%。

  还有的股东或高管增持比例触及了5%。这其中包括报喜鸟以及博雅生物的股东或高管。

  罗牛山刚倡议兜底增持,董事长就减持

  去年在A股市场出现较多的实控人“兜底式”增持,再度出现。

  7月3日,中来股份拟回购公司股份1亿-3亿元,公司董事长鼓励内部员工增持公司股票,承诺兜底。

  而在此前,华瑞股份6月20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孙瑞良提交增持公司股票倡议书,鼓励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孙瑞良承诺,凡于2018年6月21日至7月11日期间净买入的公司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孙瑞良将对亏损部分予以全额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不过也有公司前脚刚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时隔一天就发布了董事长拟减持股份的公告。

  7月5日,罗牛山发布了《关于董事长向全体在职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份倡议书的完成公告》:在2017年6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公司及全资下属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在职员工通过二级市场净买入罗牛山股票,其在12个月后仍持有的公司股票价格低于增持期间股票买入均价并且在职,公司董事长徐自力先生将以现金形式对亏损部分予以全额补偿。

  不过时隔一天的7月6日,罗牛山又发布了《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徐自力拟减持5190万股。

  纯阳资管连续举牌山东金泰

  除了大股东和高管,一些资本也在越跌越买,举牌上市公司。西藏发展6月22日公告,6月21日公司接到公司股东杭州阿拉丁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简式权益变动公告书》,杭州阿拉丁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21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买入公司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其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188,7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6月26日晚间,山东金泰公告宣布,获得杭州纯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纯阳资管”)再度举牌。此前今年4月24日晚间,山东金泰公告了纯阳资管的第一次举牌,当时纯阳资管已累计买入了740.54万股,占总股本的5.0%。

  7月6日,山东金泰又公告称,公司股东杭州纯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计划自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7月5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山东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60万股至760万股;本次拟增持股份的价格区间为6.00元/股至15.00元/股,依照二级市场价格择机增持。

  纯阳资管的行为吸引了监管层的注意。监管层重点问询了这三个资管计划背后的实际出资人,以及杠杆使用情况。公告显示,纯阳资管否认这些资金使用了杠杆。

  被增持的山东金泰2017年实现了2500万元的收入,这一数字不及过去三年年营业收入平均值的2.5%。今年一季度其营业收入也仅为118万。如今其最新市值为14.44亿。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为山东金泰的实际控制人,其通过北京新恒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新恒基)与一致行动人新恒基地产合计持股18.73%。

  ■ 焦点

  卢志强等大佬增持自家公司

  近期,很多产业资本开始密集增持或者回购自家股票,这其中包括泛海卢志强等大佬。

  6月28日晚间,泛海控股发布了公司实控人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泛海控股的实控人卢志强出手增持300万股。

  复星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获得了股东增持。复星医药近日公告称,7月4日,复星高科技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交易系统以均价港币约39.92元/股的价格增持本公司H股股份共计500,000股,增持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695万元。增持后,复星高科技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38.04%。

  据美的集团7月4日晚间公告,美的集团基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决定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不超过40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产业资本增持说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产业资本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解应该是比二级市场投资者要多得多,所以产业资本的增持是大盘见底的信号。(王全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