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严监管练内功 金融防风险密集出拳

2018-07-10 16:56:0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展开、银行业保险业防风险行动方案正在制定……一系列金融防风险新举措正在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在从严监管态势下,金融机构主动合规意识增强,金融产品设计更加符合实体经济需求,金融体系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增强。未来一段时间,严监管保持常态化,金融改革将更加深化,从体制机制上筑牢风险防火墙。

  重点领域动作频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金融委的统筹协调作用,统筹把握各领域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力度,形成政策合力,高度警惕去杠杆过程中的“次生风险”,平衡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银保监会组建以来,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加强监管、治理乱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弥补监管制度短板的工作。从行政处罚看,近两年来,银监系统罚单数量呈上升态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银监系统公布罚单1662张,比去年同期增长12.2%,罚没金额超14亿元。从案由看,信贷业务、资管业务和公司治理领域违规多发,罚单数量较多,被罚没金额较大。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行业监管政策和安排逐步落地及强监管继续推进,金融领域问题将持续暴露。国企债务、民企信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及金融控股公司等领域乱象仍是监管重点。预计相关细则将逐步出台,进一步填补监管空白。

  监管部门表示,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金融秩序明显好转。

  金融机构强化合规管理

  在从严监管常态化背景下,金融机构主动谋变,强化合规管理。

  从强化公司治理方面看,监管部门将中小商业银行股东与股权作为公司治理重点,纳入2018年现场检查计划。各家银行对公司治理愈发重视。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称,“三会一层”是公司治理核心,四者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还要有效补位。

  业务方面,金融机构根据新的监管规则对业务进行调整。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王良此前透露,招行目前资管规模约为2.3万亿元,会按照资管新规要求下降到1.5万亿元左右。下降部分主要为两部分:一是,5000多亿元结构性存款和保本理财产品,按照监管要求回归表内;二是,由于非标资产不能通过资产池滚动发行、期限不得错配,非标资产规模将有所萎缩。

  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认为,影响中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健发展和短期稳定运行的主要风险来自内部。眼前需要对外部风险冲击足够重视,但是内部防风险才是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从内部风险看,一是金融机构流动性分层导致中小金融机构杠杆率较高。大型金融机构更容易从央行获得资金,而中小金融机构只能从大型金融机构间接获得流动性,导致中小金融机构杠杆率偏高、期限错配风险增加。二是A股散户比重较大。散户在投资中容易产生不理性行为,形成“羊群效应”。三是互联网金融风险较大。互联网金融很少纳入央行征信系统,风控比较薄弱,导致违约、卷款潜逃、非法集资等。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去杠杆是重中之重。以资产负债率衡量,去杠杆一方面要求企业利润稳定增长,进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要求控制债务增长,从而实现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

  加快改革开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未来,应坚持金融监管不放松,实现严监管常态化。

  黄益平表示,随着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更为健康,为金融风险防范创造了良好基础。同时,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冲击中,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

  何海峰表示,建设现代金融体系需健全金融调控体系,未来需在当前的双支柱调控体系下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的目标机制及宏观审慎框架,并要加强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要健全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股权融资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及衍生品市场。此外,现代金融体系应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需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

  在金融监管方面,何海峰认为,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源动力,应积极稳妥推进。创新会带来风险,要求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从过去的机构监管转向机构和功能监管并重,同时要发挥地方监管的积极性。在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要尤其注意对跨境风险、内外联动风险的监管。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将增强我国金融防风险能力。潘向东表示,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垄断特征,这导致了效率低下、防风险能力低。对内开放金融牌照,在扩大民间投资空间的同时,还有利于加强金融体系的竞争,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提高金融业效率。境外金融机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扩大对外开放,可以从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两个渠道提高金融业效率。(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