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野蛮时代终结 互金企业如何踢好合规的下半场?

2018-07-02 21:07: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这里是天堂之门。互联网金融以及随后的Fintech蓝海,吸引了传统金融巨头、互联网大佬、创业新贵集体涌入。

  这里是地狱之海。涌入者汹汹,幸存者寥寥。以2016年人民银行牵头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为起点,过去两年间,互金行业上演了“冰与火之歌”——截至2018年5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4270家,在全行业占比高达7成。

  合规成为了互金平台的生死命门。6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京华金融研究院、达飞云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飞云贷)联合主办的“2018互联网金融论坛:规范·创新·发展”(以下简称论坛)大会在北京召开,合规亦是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

  作为主办方代表的深圳达飞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鲁欣说,“合规、规范是达飞的价值观,也是达飞骨子里的基因所在。”

  七成关停:冰与火之歌 

  过去两年间,互金行业进入了严监管周期。

  “互联网金融,既有低成本、高效率,大容量、普惠性的优点,但是其虚拟性、匿名性、不可控等特点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在论坛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负责人,总结了互金的两面性。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野蛮发展的上半场,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助力了实体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但另一方面,其潜在的风险也逐渐释放、外化。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建平就认为:“进入科技时代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中国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乱象,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采用互联网思维与科技手段,降低金融风险”。

  因此,过去两年间,一场自上而下的监管风暴,开始习卷整个行业。

  网贷行业“1+3”制度框架搭建完成,2016年4月,又由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多个部委,开展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积极稳妥化解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成效显著。

  当监管的大浪扑面袭来,那些裸泳的问题平台,几乎应声倒下,两年间,互金行业经历了优胜劣汰的洗礼。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8年5月月报》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72家。截至2018年5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4270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142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以此计算,整个行业中,已有七成平台停牌。

  剩者为王,在问题平台大量关停的同时,留存下来的三成优质平台,反而在严监管周期,收割了“合规红利”,——大量问题平台的倒闭,释放出来的借贷、投资需求,如同堰塞湖一般,转移到优质平台,行业集中度提高,余下平台因而收益,例如过去两年间稳健发展的达飞云贷等。

  如今正在稳健发展的达飞云贷,一直把合规当作发展的底线,主动拥抱监管。“长期以来,合规是达飞的价值观,也是达飞的文化基因,是达飞发展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石”,鲁欣说。

  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达飞才出资支持产学研界共聚论坛,就如何促进互金行业的规范、稳健、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其实,自成立以来,达飞云贷就把合规视为企业发展的底线。

  去年8月,达飞云贷加入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首个由中国人民银行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主管部门组建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其入会门槛较高,会员中除了国有四大银行等传统金融大鳄,还有支付宝、宜信、陆金所等互金巨头。达飞积极加入互金协会,也侧面证明了达飞云贷的平台资质、运营模式和合规建设上得到了认可,展示了达飞拥抱监管的积极态度。

  问题平台怕监管,但优质平台却主动“求监管”。只有主动拥抱监管的优质平台,才能通过监管的严苛考验,获得长远发展。

  到基层去:回归普惠金融 

  在监管风暴的重压之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和边界到底在哪里?在论坛上,来自产学研界的资深人士,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普惠”。

  普惠金融,既是监管层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期许,也是互金平台获得长远发展的蓝海。

  传统金融巨头,过去只服务于两成的大中型企业,而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则贷款无门,陷入嗷嗷待哺的金融饥渴之中,但这些小微企业,恰恰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此前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却是多年未解的沉疴。在传统金融行业,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偏低,符合小微企业发展特征的金融产品相对短缺。

  最近两年,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主管部委,都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了重中之重, 6月25日,央行、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推动普惠金融落地。

  正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所说,“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最佳实现形式。”互联网金融,成为了落地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渠道之一。

  达飞云贷就是典型例证,它既是普惠金融的推动者和落地者,也是普惠金融的受益者。依托O2O模式,达飞云贷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不断拓展、丰富业务边界,其业务内容包含消费循环贷、达分期、飞鱼GO、达飞合伙人、生活服务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一站式、全周期的普惠金融服务。

  官方数据显示,达飞云贷的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9个省份、249个城市,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满足了广大用户消费升级和小额资金周转的需求。

  与传统金融巨头把服务对象聚焦于大中型企业不同,达飞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客户主要有个体小微企业主、年轻夫妇、蓝领工人特定群体等构成,这些基层用户,过去都是金融服务的槛外人,达飞等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让他们成为普惠金融的受益者,进而推动了个人用户的消费升级以及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

  驶入普惠金融超级蓝海的达飞,恰如一只快艇,刚刚进入港口,还有广阔浩渺的市场空白,等待探索和开采,因为痛点和短缺,恰恰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7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1.02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545万户,嗷嗷待哺的小微金融市场,未来潜力巨大。

  技术+数据+场景:守住风控生死线 

  在论坛中,与会的产学研界人士,对风控达成了共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风控是互联网金融的第一生命线,而“场景+大数据+技术”,成为了互联网金融风控的有效手段。

  在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德旭表示:”我们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在发展中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服务高效、便捷、低门槛的普惠服务背后,其实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

  作为身在一线的风控部门高管,中国工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刘瑞霞谈到了数据的重要性。比如,她举例说,搬家次数少、不换手机号的用户,可信程度更高,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中年用户,因为自控力差,信用分数可能就会降低。

  而达飞则利用大数据开放了高效、灵活的授信量化模型,可以为广大没有纳入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年轻人,提供优质、高效、个性的精准金融服务。

  嵌入场景的金融服务,也是降低坏账率、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当借贷平台可以对用户的借款用途进行洞察和追踪,欺诈风险就会进一步降低。

  各大互金平台推出分期电商,借此提供的分期消费金融服务,安全性系数就比较高,比如达飞云贷旗下的达分期等等。

  典型案例如下:达飞用户赵先生是个普通上班族,新房买一年多了一直没有凑够装修款。后来,他经过朋友介绍,了解了达飞的分期服务,在达飞的一个合作商家分期支付,选中了“缴纳5000元定金,抵10000元装修款”的产品,利用分期和定金优惠的双重让利,顺利装修了新家。

  有了数据和场景作为原料和土壤,基于人工智能的风控体系,得以落地到贷前、贷中、贷后的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链条中。

  仍以达飞为例,在进件与提现阶段,达飞利用现有的活体与OCR技术,对用户身份和资料进行识别;而在审核阶段,达飞则基于多重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用语行为特征进行建模,提高整体识别的准确性,在保证极低坏账率的前提下,实现较高比例的自动审批。

  “场景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才能护航互金快艇的安全远航。正如主管部委官员在论坛上的总结,“插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翅膀,互联网金融将会飞得越来越高,升级为智慧金融,智能金融,前景值得期待”。

  总之,野蛮的互金上半场结束了,合规的下半场开始了,在普惠金融这个超级蓝海里,只有合规、创新、注重风控的互金平台,才能跑得快、跑得远,才能潜入深海,收割红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