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门票降了景区就亏了吗?门票调价得“算大账”

2018-06-30 22:09: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29日宣布,将通过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之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

  资料图:游客在景点售票处咨询购票事宜。 殷立勤 摄

  景区门票价格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门票价格降低了,广大游客自然会点一个大大的“赞”。可是,对于景区而言,门票价格降低一定是坏事吗?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在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中过于任性随意,个别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繁,门票价格持续攀升,甚至超出了游客的承受能力,导致秀美河山成了游客“看不起的风景”。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广大游客的权益,也影响了其消费体验。一项调查显示,72.3%的受调查者认为门票价格偏高,六成游客把门票价格作为影响因素。近年来,一些知名景区游客人数已经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表明高票价已经制约影响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部分景区票价偏高,其实是过于依赖门票经济的外在表现。一些地方发展思路不活,缺乏大视野,把发展旅游业简单地理解为“办景区卖门票”;一些地方过度追求经济效益,通过捆绑销售等方式,把许多“额外负担”强加在门票的票价中;还有一些地方把景区当成“摇钱树”,以调节客流量为借口,越是在旺季时,越随意调高景区票价。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围绕解决门票价格“额外负担重”这一突出问题,加大对地方、景区违规不合理收支行为的清理规范力度,将有利于引导一些国有景点降低门票价格,给广大游客带来红利。

  对于地方和景区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了,门票收入会减少,而是要算大账,看长远。

  过去一些景区门票价格偏高,与其“额外负担重”紧密相关。随着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日益完善,成本监审会更加严格,一些过去强加在景区票价中的“额外负担”将被逐步剥离,这能让景区轻装上阵,更好体现社会效益,构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也能让景区门票价格更加科学、规范、透明,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游客的数量或许会增加,景区的门票收入也可能增加。另外,有了消费者的信任,景区的人气自然会更旺,发展各种相关产业的基础和支撑会更牢靠。景区运营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旅游产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吸引游客,加速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走出一条景区与旅游相关行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更好地实现景区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各地应以更长远的眼光、更负责任的态度,扎实有序推进改革,不避重就轻、不流于形式、不敷衍搪塞,更不能投机取巧,变相增加游客负担。(林火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