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营主体混杂资格认证混乱 “母婴店”乱象怎规范

2018-06-30 22:09: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母婴店”如何保障婴儿平安

  门诊问题:

  如何规范母婴服务市场

  资料图:育婴师在母婴室内工作。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门诊专家:

  山东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明明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华

  专家观点:

  ◇当前母婴服务市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营主体鱼龙混杂,质量难保证;二是母婴服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较大;三是从业人员杂,素质差距较大;四是资格认证混乱。

  ◇造成母婴服务市场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成了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二是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三是多头监管,导致监管合力难以形成。

  ◇采取综合治理的“组合拳”,促进母婴服务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完善法律,健全监管;完善母婴服务行业管理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

  炎炎夏日,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去母婴店游泳,既能避暑,又能促进宝宝发育,可谓一举多得。然而,由于宝宝自身缺乏防护能力,可能导致溺水事件发生。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福建泉州,张女士带7个月的宝宝到母婴店游泳时,由于要购买奶粉,就委托店员帮忙照看,自己去一门之隔的大厅买奶粉。没想到店员委托另一位正在游泳的宝宝家长代为照看。就在店员有事离开的过程中,张女士的宝宝突然不慎从泳圈中倒扎入水中,而受委托的家长则正走向门外未发现,等到40多秒后被救起时,孩子嘴唇已经发紫,没了反应。经抢救,所幸没有生命危险。经查实,该母婴店没有经营泳池的许可,属于超范围经营。那么,婴儿游泳溺水,母婴店负有何种责任?如何有效规范母婴店的经营行为,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相关专家认为,当前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组合拳”,促进母婴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婴儿溺水的法律责任该由谁承担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华认为,要分析前述案件中相关方的法律责任,需先厘清该事件涉及到的不同法律关系:一是监护关系。前述案件中,根据民法总则规定,7个月的婴儿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职责由法定代理人即张女士来行使。张女士委托店员帮忙照看孩子时与母婴店形成了委托监护关系。在此种情形下,未经张女士许可,母婴店不能再次向他人转委托监护权。因此,店员擅自转委托另外婴儿家长进行照看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母婴店应承担未尽监护义务而造成损害的相应法律责任。二是合同法律关系。张女士支付了游泳费用,母婴店提供游泳场所,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是否有书面协议,双方都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母婴店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游泳设施、合格干净的水质并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和注意提醒义务。虽然母婴店在店内醒目位置进行了提醒,尽到了注意义务,但是婴儿发生溺水后未在第一时间被店员发现和救护,因此,母婴店应当对自身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行政许可法律关系。据报道,涉事的母婴店内悬挂着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三个服务员的高级育婴师证,但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只有食品、母婴用品、日用品等零售项目,并没有包括婴儿游泳的相关项目。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规定,母婴店显然未获得相关资质,市场监管等部门可以依法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

  当前母婴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刘明明认为,当前母婴服务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主体鱼龙混杂,质量难保证。经营主体有的是正规公司,有的是个人加盟,还有的是个体独自经营,规范性欠缺,层次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障。二是母婴服务范围不明确,监管难度较大。母婴服务市场缺乏行政指导和行业规范,经营范围不明确,随意性大,有的仅经营日常母婴用品,有的则开设游泳、早教等附加项目,涉及多个行政审批和监管领域,导致综合监管难度较大。三是从业人员杂,素质差距较大。有的从业人员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培训,有的则未经专业培训匆匆上岗,规范性、专业性不足。四是资格认证混乱。有的育婴师由当地卫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颁发,有的则由公司或培训机构颁发,认证主体混乱,缺少统一的权威机构监管。此外,育婴师的等级分类缺少统一标准,等级认证缺少专业性和权威性,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陈华认为:一是需求决定市场,二胎政策的放开促使母婴服务市场需求快速爆发,加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成了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二是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母婴服务市场的新经济形态不断增多,出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形,造成法律法规出现相对滞后,导致一些问题陷入“似管非管”的法律模糊地带。三是多头监管,导致监管合力难以形成。母婴服务市场涉及食品、卫生、流通等诸多环节,相应地监管由市场监管、卫计、安监等多个部门负责。但因职权交叉和职责不清,导致监管合力无法形成。据媒体报道,前述案件中,在该新闻播出后,经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母婴生活馆属于无证非法经营,但根据“谁许可、谁处罚”原则,市场监管部门无权处罚。而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他们主要负责大型游泳馆、桑拿室等场所水质监测、空气流通等安全设施检查,并不涉及母婴游泳服务。该市文体局有关人员则称“不许可不办证不监管”。安监部门则表示,他们对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的企业,负有综合监管责任,但并非直接主管部门。

  如何规范母婴服务市场,营造安全健康的市场秩序

  刘明明认为,要采取综合治理的“组合拳”,促进母婴服务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一是要完善法律,健全监管。针对母婴服务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婴儿看护、游泳等涉及人身安全的服务,加紧出台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构建对消费者的立体保护网。此外,还应进一步厘清市场监督管理、安监、卫计等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执法合力,促进母婴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完善母婴服务行业的管理规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一行业标准,规范母婴服务公司等市场主体准入资格及婴儿看护等涉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的从业人员资格要求,并对消费者选择母婴服务进行指引。三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对涉及婴幼儿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的服务建立从业人员准入制度,通过资格认证、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日常监管、建立执业人员“黑名单”等,提高母婴服务公司的诚信标准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陈华补充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接受具体服务的过程中,也应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家长的监护不能缺位。以婴儿游泳为例,因这一阶段的宝宝颈椎还没长好,应使用腋下圈、浮力衣等游泳装备,尽量不使用脖圈,以免水浪的剧烈波动给宝宝颈椎带来伤害;在游泳看护过程中,因宝宝缺乏自身防护能力,尽量不让宝宝离开父母的视线,以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救助;确有事需要处理的,应带宝宝一同离开,尽量不要托付他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