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公路物流降成本:车货匹配少空驶 加油仓储有优惠

2018-06-18 22:26: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厦门远海码头。(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车货匹配少空驶,加油仓储有优惠,贵州多方合力——

  公路物流这样降成本(政策解读·聚焦)

  中午时分,何开正把车开进了湖南怀化城郊的一个货场。趁着卸货的空隙,他打开微信和妻子视频聊天,刚满两岁的小儿子突然闯进画面,一声奶声奶气的“爸爸”,让这位长年在外奔波的货车司机心头一暖,恋家情结被彻底勾起。挂断微信,他立马点开手机上的车货匹配应用软件,定向寻找到贵州安顺老家的货源。

  运气还不错,界面显示在货场附近有一批34吨的小青瓦要运往安顺关岭县,且出发时间就在当天下午。何开正给货主打了一个电话,不到5分钟,就以7000元的价格谈成交易。

  一升油省5毛,高速过路费九五折

  2004年,19岁的何开正从汽修工人转行成为一名货车司机,给当地拉散货的车主当代班司机。2011年,他终于凑够25万元首付,贷款买下一辆东风天龙重卡。前几年,何开正更多的时间是跟着熟悉的司机组团跑云南、广东等地的固定路线。“要先给货主交笔押金,差不多每人两万块。”2016年初,何开正在“货车帮”应用平台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尝试着用软件来帮忙找货。

  在去往装货的途中,软件推荐了沿途的一个加油站,平台会员司机加0号柴油可以享受每升6.62元的优惠价格,他顺道给车加满了油。“一升大约优惠了5毛钱,一个月至少能省1200元。”在“货车帮”应用平台上,有3000多家合作加油站向会员车主提供优惠价格,并推出成本最优路线规划、热点加油站错峰设定等创新服务。

  装完货,天色渐暗,何开正开了两个小时,抵达湖南与贵州交界的新晃收费站。过境车流量不算太大,但货车要在这里排队过磅。等了20分钟,何开正的车才来到收费亭。“这算比较顺利的,在省界收费站通关等一两个小时很常见,如果全国联网收费,就不用堵这么久。”他说。

  他将一张蓝色ETC卡递给工作人员,计价牌显示收费288元。“这是折后价,全国各地基本都通用。”何开正用的是贵州高速发行的“黔通卡”,货运车辆过路费可以享受九五折优惠,月消费达到一定额度还有分阶梯折扣。贵州高速通行费用较其他省份偏高,一直是物流企业和车主反映强烈的问题。近年来,贵州出台多项优惠措施,促使全省高速公路实际收费已下降近10%。

  缩短找货周期,降低放空风险

  午夜时分,何开正把车开进凯里服务区,趁着天气凉爽,加上没有拉贵重货物,他决定就在驾驶室的卧铺上过夜。何开正说,食宿费和停车费也是跑车的一大开销,现在一些新建的物流园开辟了生活服务区,以相对实惠的价格为司机提供生活保障,还在园区里提供车辆检修、加油等一条龙服务。“上个月我在那里做了一次轮毂保养,价格还算公道,关键是不耽误工夫,歇一晚就把事全办妥了。”

  货车驾驶室条件有限,不过卧铺区周围和车顶都挂了蓝色布帘,这是何开正去年跑西藏时在拉萨买的。“早想去西藏转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担心把货送过去却没货拉回来。”一次,何开正偶然看到平台上有单到西藏的货,而且显示回程的货源也充足,他果断接单并顺手买了份放空险,万一回来没拉到货还能减少部分损失。

  “车主找货难、货主找车难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量成本耗费在等货、配货上。”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罗鹏表示,货主与车主信息不对称拉高了物流成本。对此,贵州积极支持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以资金补助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此外,贵州还大力推进省级物流云建设,为货主、司机、物流企业及园区等用户,提供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物流金融等服务。

  第二天下午,何开正把货安全送到了关岭县的一个工地,卸完货便直接回家吃晚饭。他算了一笔账,这趟近600公里的行程,过路费和油费的实际支出约为3500元,折扣优惠大约给他省下了100元过路费和135元油费,总成本下降6.3%。“时间成本也不能忽视,以前我得跑去货场挨家挨户问,两三天找单生意是家常便饭,这次找货加装货才用了半天。”他说。

  仓库租金减半,运输费用下降5%

  与何开正的经历相似,黄天鹏在24岁那年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车,不过是辆二手小货车。开着这辆“不大体面”的车,他穿梭于贵阳的各大货场,努力寻找货源。凭借着自己的实干与闯劲,黄天鹏一点一滴把事业做起来,20年工夫,他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名下有30辆各类货车。去年5月,他的公司正式入驻贵阳传化公路港,为此他还添置了10辆新车。

  “引进来的优惠条件就是仓库租金减半,相当于仓储成本直接降低50%。”黄天鹏在园区先后租下了8400平方米的仓库,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以甩挂运输方式在这里集结,40多个工人有条不紊地将货物卸下,并按不同目的地和缓急程度分区入库。旁边的办公室有10位工作人员在信息平台下达分拨任务,将货物通过30条自营路线分流到遍布全省各地的88个网点中去。

  “地州市的货也是经各网点汇集到这里,再投递至全国各地的传化公路港分拨中心。”黄天鹏表示,点对点的一站式运输压缩了大量中间环节,既提升了物流效率又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网点布局使运输线路得以优化,保障车辆的充足货源,从而降低空驶率。“我们降低的成本对客户而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综合运费下降约5%,仓储费用每平方米一个月能节省7块左右。”

  去年,贵阳市一家年产量为4500吨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撤销了自建的物流系统,将运输业务整体交由黄天鹏代理。据该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引入第三方物流团队后,企业不再承担运输层面的人员管理、车辆购置及仓库建设等投入,而且还能享受更加快捷和完善的配送服务,“对我们小规模企业来说,自建物流负担的确太重,现在我们的物流成本大概只有以前的七成。”

  据测算,2017年贵州共降低物流成本71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6.5%,较两年前年下降2.07%,说明在提升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一比率较全国整体水平高出1.9%,过路过桥费用偏高、物流网络尚不健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仍然是物流降成本的“难点”“痛点”。

  ■记者手记

  解决难题不能单打独斗

  在采访货车司机和物流企业时,他们纷纷表示,业务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忙,收益却提升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物流行业紧密结合,车货信息都晒在应用平台上公开交易,促使匹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车主和企业为争夺货源往往采取低价策略;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从事一线运输业务的多为个体经营户和小企业,前期投入非常大,且寻求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的能力比较弱,更多的是靠一己之力来应对市场竞争,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绩效低下、发展乏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现有条件下,一些创新举措为降低物流成本开辟了新途径,也给车主和物流企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要从根本上改变实体经济物流成本高的局面,还得推动物流产业朝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顶层设计正在逐步完善,相关部署也明确了具体时间表,关键在于落实。

  物流降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不是一个区域、一个行业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点线面”协调联动必不可少。(记者 程 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