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有可为

2018-06-13 18:07:46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是农村环境“脏乱差”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迫切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中央10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目标,并建立逐省验收制度。截至目前,有8个省份通过了验收,半数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

  近期,《光明日报》对各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整版系列报道,体现了光明日报社对这项工作的关心,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搭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系列报道中介绍和倡导的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从报道中的地方经验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较好的地方一般具有以下几点共性规律:一是政府、社会、村集体和村民各尽其责。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社会专业力量负责具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村级基层组织动员村民广泛参与。二是形成符合农村特点的治理模式。这些地方普遍根据农村人口分布、垃圾运输距离和处理设施容量,探索出经济合理的收运和处理模式。把握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点,推行符合农村实际的简易分类方法。三是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这些地方基本上建立了政府补助、村集体补贴和村民缴费为补充的经费渠道,采取了市场化、专业化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了基层组织动员村民普遍参与的乡村自治机制。

  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和长效治理,以下3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是普遍建立村庄保洁机制。要在行政村普遍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保洁方式可以是农户轮值、村内雇用或竞聘保洁员、城乡一体化保洁等。保洁员不光要负责清扫街巷、收集垃圾,还要宣传环境卫生意识、监督村民环境卫生行为。反过来,村集体和村民又可以监督保洁员,这样就形成了有效的三方互相监督。5月23日的报道中介绍的广东省德庆县引导村民、村集体出资承担保洁费,建立上级督查、村级自查、群众投诉机制,就很好地解决了村庄保洁常态化、长效化问题。

  二是大力推行符合农村实际的治理模式。应普遍推行源头减量,减量后剩余的垃圾,区分转运距离的不同,分别选择在县市、村镇进行最终处理,但要尽量做到无害化、卫生化。比如,山东所有县(市、区)均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四川在面积较大的山区县实施“县处理”“多镇统筹建设区域性填埋场”与“偏远山村就地卫生填埋”相结合的模式,都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

  三是稳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农村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展垃圾分类。一方面,农村生活垃圾分布较为分散,收运距离是城市的几倍以上,全过程治理成本高于城市生活垃圾,如不进行分类而全部转运处理,地方财政难以持续负担,也无法发挥农村的特点,不能实现资源回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处理场地和较好的环境容量,如剩饭剩菜可以喂养家禽或牲口、堆肥产物可以就地还田、煤灰渣土可以用作铺路填坑等。农村是“熟人”社会,村干部、保洁员、农民相互熟悉,便于管理和监督。此外,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联系密切,容易组织推动分类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总结推广浙江金华“两次四分法”经验基础上,确定了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目前示范县有约1/2乡镇和1/3行政村已开展分类,多数县已探索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法。5月17日报道中介绍的上海崇明、5月22日报道中介绍的广西横县都属于100个示范县之列。从这些地方的实践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全有可能率先实现。

  今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到2020年普遍建立分类减量先行的治理模式,实现90%村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目标,为建立一个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奠定扎实基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黄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