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规倒逼商业银行合规经营

2018-06-11 23:22:05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调整存款偏离度从3%到4%,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

  新规倒逼商业银行合规经营

  6月8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商业银行应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改进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存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

  一家商业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银行业来看,“冲时点”增加了银行的成本,一些商业银行会为了完成规模任务,抬高存款利率,放弃原本的收益。另外,“冲时点”可能会对短期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压力,一旦多家银行同时存在“冲时点”行为,会在月末或季末对市场整体流动性造成压力。

  从监管角度来说,银行业整体存在“冲时点”现象,也会造成统计数据失真。为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行为,此次《通知》要求改进绩效考评,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也不得设定以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浦发银行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前后,监管就已经取消了对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要求,目前银行内部也没有相关考评指标,对商业银行存款的管理主要是考核存款偏离度指标。

  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通知》是在2014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新特点、风险管理新情况,对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具体考核指标方面,进一步调整了存款偏离度定量考核方法,简化计算方法,将季末月份与非季末月份采用相同的指标计算标准,监管指标值由原来的3%调整至4%。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完善存款偏离度管理,是规范银行吸收存款行为、督促银行强化合规经营的重要举措,与“治乱象”相辅相成,也是适应银行业务模式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及时修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经营行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强化合规经营方面,《通知》还明确规定了7种违规吸储和虚增存款行为。《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采取以下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一是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二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通过个人或机构等第三方资金中介吸收存款。三是延迟支付吸存。通过设定不合理的取款用款限制、关闭网上银行、压票退票等方式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四是以贷转存吸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贷款资金转为存款;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向“空户”虚假放贷、虚假增存。五是以贷开票吸存。将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循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贴现,虚增存贷款。六是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七是通过同业业务倒存。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科目核算;将财务公司等同业存放资金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临时调作一般对公存款,虚假增加存款。(记者 陆 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