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正在酝酿

2018-06-08 20:39:08 信息来源: 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下一步我国服务业将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制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顶层设计方案,包括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鼓励服务企业做大做强等多措并举,强化政策储备,推进服务业振兴发展。

  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已进入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6%,超过第二产业11.1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高于全国GDP增长1.1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服务业质量稳中有升,中国服务品牌价值稳定增长,较好地支撑了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较好,但逆差持续扩大,部分新兴领域服务投诉量快速攀升,服务质量差距制约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需要高度关注。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巡视员李忠娟近日在“高质量发展·钢铁强国之路”高峰论坛上表示,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工业发达国家服务业有“两个70%”的特征,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而我国这两个指标仅为50%左右,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此背景下,对标高标准寻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记者了解到,研究制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成为今年的重点。前不久,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了全体会议。会议围绕破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力推动服务业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研究部署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具体将从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提质增效,培育品牌;培养人才,鼓励创新;创新监管,分类引导;扩大开放,增强优势等五方面推进服务业的发展。

  在李忠娟看来,质量发展,就是建立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这也意味着,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升级,还需要政府、媒体、协会、社会、消费者等方面共同参与推进。

  “我们需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标准体系中,工业标准占比为74%,农业标准占比11%。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占GDP比重51.6%的服务业来说,服务业相关标准占比仅为15%,远远不足。

  服务业高质量的发展也离不开进一步扩大开放。目前,全球服务贸易占整个贸易比重在20%左右,而我国仅在14%左右。事实上,包括金融等在内的服务业开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服务业将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引入有效竞争,推动国内产业发展。

  “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推进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既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进程的重大举措。”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迟福林指出,当前我国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5%左右,农村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达到30%左右。随着服务型消费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新型消费成为拉动产业变革、商业模式变革的主导力量。“综合判断,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服务型消费将占我国居民消费的半壁江山。”

  此外,他表示,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比至少要达到65%左右,我国与此相比还差10多个百分点。要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带动新的产业变革,核心问题是加快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其在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走向服务业主导,不是不要实体经济,恰恰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而走向服务业主导则需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市场的开放进程。

  对外经贸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陈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发展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农业生产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在他看来,通过互联网+服务业,发展数字经济,是培育新动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他建议,推动互联网+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促进服务业的提质增效,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竞争力。(记者 梁倩 孙韶华 实习生 左翰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