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邮局跨界卖菜前景如何?仍存种类少渠道单一等问题

2018-06-06 16:16:52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者:isen点击量:

   邮局谋转型 变身“店小二” 到邮局买菜去

  图为北京市民在邮政惠民生活驿站购物。杜建坡摄(新华社发)

  去邮局,除了办理寄包裹、收发信等邮政业务,还能干啥?记者日前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邮政支局看到,前来邮局的刘女士并没有去寄信发包裹,而是选购了一大包水果蔬菜和日用品。“我是邮政惠民生活驿站的会员,从它开业以来,已在这儿消费了几千元。不光是蔬菜和水果,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在这买,既方便又便宜。”刘女士如是说。

  刘女士口中的邮政惠民生活驿站,正是邮局最新开展的业务。截至目前,北京邮政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0多家这样的惠民驿站,南京等地的邮局也开设了此类业务。从寄信去邮局到买菜去邮局,邮局为什么这样转型?跨界经营前景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邮局卖菜业务忙

  关于邮局卖菜,水碓子邮局的惠民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7年下半年起,北京邮政开始推动营业网点向便民中心的转变,除了提供普通的寄送包裹、报纸杂志订阅服务之外,邮政营业厅尝试建立惠民生活驿站,方便附近的居民买菜购物。水碓子邮局就专门把营业厅约100平方米的地方重新装修,建成了一个以销售新鲜水果蔬菜为主、商品种类丰富的便民超市。

  去年,北京市拆除违章建筑、治理“拆墙打洞”,整治城市环境,规范商业经营。在此过程中,一批临街民宅首层改建成的烟酒行、卖菜点、面馆、杂货店进行了清理,一时间,社区里干净了许多、清静了不少,但老百姓感觉生活不方便成了新问题。“整治城市卫生环境是必要的,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老百姓买菜等造成了不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朝阳分公司总经理袁喜对记者说道,这个时候邮政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就发挥了作用,邮政惠民生活驿站的出现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方便。

  记者发现,尽管惠民驿站西面不远处有一家中型综合超市,但这里依旧有不少顾客。“毕竟这儿还是离小区更近一点,我也比较信任邮政,而且价格还很实惠。比如说这个椰子吧,这么大一个只要10块钱,外面的超市有时候能卖到二三十。而且这里能营业到晚上10点、11点,真的很方便。”刘女士基本每天都会到这儿购物,提起这里商品的价格和购物的便利,她赞不绝口。

  惠民驿站收银员表示,开业以来,邮局一直在不断丰富商品种类。目前销售约500种商品,其中仅干货就有200种。现在,这里的每日客流量在300至500人之间,日营业额大概在7000元左右。

  袁喜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朝阳区已有6家这样的邮政便民超市开业,还有多家店面在紧张地筹备中,争取6月底可以有12家店面开张营业。未来,北京邮政所有网点中,如果能有1/3开展这类业务,那就意味着将有超过200家这样的惠民生活驿站。

  面对冲击谋转型

  销售水果蔬菜是北京邮政采取的便民措施和实行多样化经营模式的尝试之一。北京邮政有关负责人透露,现在北京邮政已与北京义利食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除水果蔬菜之外,下一步邮政还将引进糕点和主食,供附近居民选购,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此外,新华书店也在和邮政洽谈,计划利用营业厅闲余地方,设立读书区域,为市民在炎炎夏日提供读书避暑新去处。

  借助邮政覆盖全国的各类服务网点和完善的物流系统,中国邮政还推出了电商品牌邮乐网——融合线上网购和线下零售于一体的购物服务品台。袁喜介绍说,“邮政正在大力发展线上电商,结合我们完善的线下投递业务,希望可以实现用户打个电话或者网上下单,我们送货上门的一条龙服务。”

  此外,北京邮政积极与北京郊区的农户合作,将京郊名优特果蔬更加快速便捷地销售出去。大兴西瓜、昌平苹果、平谷大桃、房山柿子和怀柔板栗都可以通过邮政的线上平台和线下网点,走上更多北京市民的餐桌。

  从邮政业务到零售、电商,这样的转型在袁喜看来是势在必行的。袁喜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邮政的传统寄递业务面临着巨大冲击。邮局的信函和普通包裹收发量连年降低,整个邮政系统都呈现出萎缩的趋势,“我们作为企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经营、转型发展。”

  “在邮政传统业务量下降之时,邮政一系列新举措较好地利用了其完善的营业厅网络、物流系统,既方便百姓,又助力邮政转型,帮助企业实现增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认为,邮政业务主要是包裹信件投递和杂志报纸订阅,这些服务都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和人们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此外,邮政很多营业厅都临街或者靠近社区,和民众接触频繁,一直是便民服务的中心,这样的跨界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跨界经营挑战多

  转型并非易事。水碓子邮局的惠民生活驿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超市尚未实现盈利,“算上此前装修花的钱、每天的日常费用和6个员工的工资,我们的成本并不低。此外,我们品牌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消费者仍不太熟悉邮政商超。但是相对于刚开业的时候,现在已经有所起色了,目前来看,再过两三个月应该就能实现盈利了。”

  袁喜表示,邮政惠民生活驿站的确还存在商品种类少、模式不完善、渠道单一等问题。“以前邮政是以产品为中心,无论用户接不接受,我们就是提供这些业务和单一的工作模式。现在要转变成以用户为中心,就是老百姓、用户和社会需要些什么,我们就应该提供什么。”袁喜认为,邮政需要不断提升内部管理组织能力,创新经营手段和模式,提高用户体验,在建渠道和搭平台上多下功夫,使进货渠道和商品流通环节更畅通。

  困难不少,但袁喜对邮政的转型方向有信心。“惠民商超、邮乐网、京郊商品流通等这一系列措施都可以反映出,像邮政这样的传统国企的转型,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有很大发展空间。”袁喜说。

  高玉伟认为,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攻坚克难。邮政在零售、电子商务方面都是初次尝试,在这些领域的专业性有待市场检验,所以转型能否持续并发展壮大,还要看企业未来的具体经营情况。此外,邮政选择生鲜产品零售和在线销售为切入口,在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向成熟的电商企业看齐,促进销售平台、用户与物流的无缝对接,着力降低生鲜冷链的运输成本,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邱海峰 王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