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企业民间借贷需求增加 20%左右融资成本成常规水平

2018-06-06 15:38:06 信息来源: 央广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进行结构性调整,趋于谨慎,一些企业的民间借贷需求增加,融资成本20%左右成为常规水平。

  民间融资利率上升还是下降?

  有媒体报道,去年上半年,企业民间融资成本还在12%-15%左右,今年普遍涨到20%以上。但资深网贷评论人羿飞告诉记者,民间融资利率,实际是在下降,而不是上升。“现在利率确实是20%多,但是以前更高。去年不可能是12%这个利率,哪能一下子提高一倍啊!那要发生经济危机了!”

  20%左右利率是民间融资常规水平

  在上海做生意的张先生,偶尔也会把自己的资金拆借给朋友用于经营,他证实了羿飞的说法,20%左右的民间融资成本确实是行业常规水平,不存在飙升的说法。“民间借贷现在国家支持的年化利率是24%,一个月就是2分利,再高的,那就是高利贷。平时也有朋友跟我借,我基本上给他们每个月1.5分的利息。”

  民间借贷需求不断增加

  民间借贷的利率虽然相对已经比较高,但是现在企业民间借贷的需求还是不断增加。羿飞说,在当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更加谨慎,这导致一部分企业转向民间借贷:“一些企业原来的贷款渠道,可能在银行里,现在不好放款了。但企业还是需要资金,最后不得不去寻找成本更高的民间金融支持。网贷行业去年的规模是1万亿,目前是1.5万亿,到年底有可能到1.8-2万亿,既然总体规模在上涨,说明用这个渠道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相关部门一再要求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于公于私,银行对小微贷款并没有降低。从去年到今年,小贷一直都是银行的重点领域,在银行负债成本升高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利差,银行会更多地往这个方面倾斜,所以银行在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没有变化。而且今年各地的监管部门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都有“四个不低于”的要求,管得比过去更严。

  既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并没有降低,为什么一部分企业会转向民间借贷?鲁政委认为,去杠杆要求银行信贷进行结构性调整,可能使得个别领域或企业转向民间借贷。不同的银行,由于专业能力不一样,导致每家银行投放的行业、风险偏好等都会有所差别。有的银行认为对传统的制造业还要支持;但是有的银行认为服务业不错,“没有抵押品的文化创意行业,传统都认为不好做,但是有的银行觉得自己有本事,可以做”。如果从大的方面看,国家的导向是:控制对房地产、融资平台的融资,控制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性的调整,现在就是处理高风险、高杠杆的贷款。

  专家:宏观资金面没有明显收紧 应合理把握去杠杆节奏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分析认为,从宏观面来看,不存在资金面明显收紧的情况。因为从整个货币政策的导向上来看,还是采取稳健中性的政策。从央行前期的降准来看,稳健中性中其实还是适度有所放松。但是,现在由于去杠杆,清理不合规的业务,包括对各类表外资产类的业务以及对互联网融资进行整顿。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带来影响。管理部门现在已经从以前的降杠杆变成稳杠杆,稳中趋降。虽然整体杠杆率高,但是降杠杆也不能搞急刹车,在一个长周期内,会在整体稳健中渐进式往下降。(记者丁华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