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暴增七八倍 理财经理却懒得推

2018-06-05 22:38:21 信息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已有月余,根据新规 “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应留存超出预期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而要明确核算规则,并将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全部给予投资者” 的要求, 多家银行开始尝试净值化产品,在收益的分配上,也进行了创新。

  不过,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虽然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同比大幅增加,但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却发现,不少银行虽然在销售,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的主推产品。

  175只净值型理财产品

  正在募集或存续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2018年5月份,面向一般个人客户的银行理财产品中,有175只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在募集或存续,而2017年5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仅有23只。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的数据,募集起始时间在今年一季度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33只,而2017年同期,净值型理财产品仅有63只。

  从时间上来看,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银行开始落实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这与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步伐一致。

  根据资管新规,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应留存超出预期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而要明确核算规则,并将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全部给予投资者。也就是说,在产品没有了预期收益率、投资者自担风险的同时,也可能获得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对此,众多银行开始尝试净值化产品,在收益的分配上也进行了创新。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某股份制银行一款净值型产品,其业绩分成的方式为: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低于最低业绩基准,则不收取投资管理费;如高于最高业绩基准,则对于超额业绩报酬收取一定比例的投资管理费。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一款产品效仿公募基金运作模式,专设了投资经理,明确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以及以往投资业绩曲线,大幅提高了管理透明度。该产品期限为20年,每180个自然日为一个投资子周期,即该笔申购的投资到期日为T+180日,起购金额为5万元。

  不过,目前来看,各家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仍然偏低,传统的封闭式非净值产品仍旧占较大的比重,而净值型产品占比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

  理财经理不主动推荐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虽然多数银行都有销售,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并不是银行的主推产品。

  “净值型产品一直都有,比如这款业绩比较基准为5.05%的产品,这个系列已经卖了5年多了。”在位于北京市朝阳门附近的一家银行网点里,一位理财经理拿出理财产品宣传单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这个系列有两款产品,开放频率分别为每半年和每年,上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5.05%和5.10%,起购金额都是5万元。”

  接着,这位理财经理补充道:“不过,这类产品风险等级要高一些,建议您可以考虑这款1年期的非保本理财,预期收益率也能达到5%。期限更短的还有一款215天的挂钩黄金价格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4.5%,触发低收益的设置几乎不可能出现。”

  本报记者在上述银行网点停留约半小时,观察了理财经理向前来咨询理财产品客户的推荐优先级。其中结构性存款产品为第一推荐,个别预期收益率亮眼的人民币非保本理财为第二推荐,大额存单为第三推荐。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其他银行网点,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形。在某国有大行网点,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净值型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回答道:“相比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产品既没有预期收益,也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风险等级相对高一些,您确定要购买吗?”

  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了结构性存款产品以及一款非保本理财。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净值型产品在售时,大堂经理回答:“有的,不过要看您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她还表示:“资管新规一落地,我行就开始大力主推净值型产品。但是,很多投资者都很抵触,后来我们就不主动推荐了。不过,这两年我行一直都有净值型产品,有固定的一批客户,这类产品卖得也不错,一般在募集期或预约期的最后一天额度就没有了。”

  《证券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投资者。有不少投资者表示:“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了解,需要一些时间来接受,还是倾向购买固定收益的产品。”

  在走访中,有多位理财经理提到,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运作与开放式基金类似,要关注产品风险等级,并且看清楚产品说明书,了解具体资金投向。购买后,要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在获取最大化收益的同时,防范潜在投资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