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采购100公斤却卖出2000公斤 谁在炒作普洱茶?

2018-05-28 22:35:16 信息来源: 中国证券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变“味”的普洱茶

  普洱茶因具饮用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今年普洱茶头春茶采摘季刚刚结束不久,但在茶叶店铺里,各种号称几百年的古树茶已琳琅满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经过多年发展,普洱茶价格不断被炒高,由此也引发行业乱象丛生。比如,一饼(357克)班章,经过销售商更换上“华丽的外衣”,身价立涨十几倍;比如,一年的古树茶产量不超过5000吨,而一家从事产品包装、印刷设计的个人公司,仅在四个月里,就印出500吨的古树茶包装;再比如,茶商采购100公斤古树茶,却能卖出2000公斤的量……

  这种变了“味”的普洱茶,还是能“喝”的茶吗?谁在为市场炒作“推波助澜”?过分炒高的价格对整个行业发展又有何影响?

  普洱茶炒作蔓延

  随着2018年新季春茶的上市,普洱茶再次因价格被热炒吸引众茶友目光。

  “我们对外的批发价是150元一饼,上海、广东、福建、北京等地的销售商买回去之后,换上印着百年古树茶的包装,一饼能卖到一两千块。”一位云南地区普洱茶加工贸易商在谈起班章时向记者说道,普洱茶中走货比较好的当属班章和冰岛,这两个属于经典品。

  “我们这边很多加工商都是从茶农处直接收购茶叶,经过加工处理过后,通过全国各地的下游销售商来售卖。”上述云南地区普洱茶加工贸易商说,他们自己的销路比较狭窄,主要依靠各地分销商来散货。

  不仅如此,近两年,普洱茶圈更是拍出“天价古树茶”。每年春天,在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会进行古树茶拍卖活动。在2017年3月,一棵号称有1280年树龄的老班章“茶王树”,头春价格一度创下32万元一公斤的天价;而在今年,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市场上传出“茶王树”、“茶皇后”头春茶分别被每公斤68万元、46万元收购。

  “一公斤几十万元的普洱茶价格确实比较夸张。”云南临沧凡草集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山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古树茶因产量比较有限,价格相比一般的台地茶、小树茶要贵很多。

  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普洱茶产量13.9万吨,古树茶产量不超过5000吨,占比不足4%。然而,市场上,普洱茶包装上多数都打着名山古树、老树、大树的字样,唯独不见小树茶。

  身兼国家高级评茶师、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普洱藏家”品牌创始人的鲁文锋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今年老班章村头春茶收购价在9000元左右每公斤,附近村寨的普洱茶毛料也水涨船高,不断刷新历年山头毛料的最高成交价。

  从自己13年多的贸易经验来看,李建山认为,目前优质的普洱古树茶一公斤两万元左右属于正常价格范畴。

  “尽管价格昂贵,老班章茶却依然供不应求。”鲁文锋说。

  纵观国内其他茶区和茶类,像普洱茶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况并不多。普洱茶缘何独被炒作?

  鲁文锋解释称:“普洱茶与其他茶类不同,其独特的晒青工艺,造就了普洱茶特有的后发酵转化特征。因此,随着存放年岁的增长,普洱茶的香气、滋味与口感都在逐步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越陈越香’。这种特质也成为普洱茶的价值‘生命线’,或者可以说是普洱茶与生俱来的‘存茶’金融属性。拍卖会上屡创记录的天价普洱老茶,更加印证了普洱茶‘越陈越香’后的升值价值。”

  实际上,在茶圈,炒普洱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十几年前已经兴起。

  “2006年起,将普洱茶作为投资的现象开始蔓延,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存钱不如存普洱茶’,这吸引了大量人群与资金参与,并逐渐衍变成一个火热的金融产品。”鲁文锋表示。

  谁“捧红”普洱茶

  普洱茶产业是从200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2007年、2014年高峰与低谷,并从2014年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此后普洱茶消费市场也正式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噪,谁“捧红”了普洱茶?

  普洱茶因兼具饮用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颇受消费者青睐,消费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普洱茶产量达17.2万吨左右,相比2017年的15.7万吨有所增加。

  “高端的普洱茶,尤其是陈年普洱生茶,以及一些名山老寨的普洱茶,比如老班章,因为产量比较小,且品质较好,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升上去了。”鲁文锋表示。

  李建山表示,一些小众茶玩家,他们对茶叶品质要求高,对产区、原料采购进行严格筛选,注重生态环境,严控农药残留,因量比较少,价格就被抬升到很高水平。

  除了专业玩家外,市场上还不乏工业化生产企业为普洱茶价格热炒“摇旗呐喊”。

  一般来说,红酒看山庄,普洱看山头。由于不同的山头气候、海拔、光照等不同,普洱茶的品质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也吸引不少茶商追逐“山头茶”。

  “一些企业为了一味地追求品牌效应,一边不断地进行工业化生产,将不同地区、不同山头的茶叶进行拼配做成茶饼,这种也叫作‘拼配茶’或‘百家茶’,另一边则不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包括推出茶文化的刊物,将普洱茶说成能喝的古董、可以减肥和养生,甚至还会参与到慈善义拍等大型活动中。因此,助推了普洱茶价格热炒。”李建山表示。

  据李建山回忆称,2012年的时候,身边的相识茶商大多还是以做纯古树茶为主。不过,近年来,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惜将小树茶混入其中,以次充好“掺假”售卖。“以冰岛茶为例子,一家以做产品包装、印刷、设计的个人公司,仅在2016年3月-7月,就印制了500吨的冰岛古树茶包装。另外,一些茶商可能只从茶农手中采购100公斤古树茶,转手加工后就能卖出2000公斤的量。”

  不仅如此,在拍卖会上,价格也经常被“动手脚”。“在不少拍卖活动上,上家、下家都会联手演好戏,通过不断抬升价格,营造热炒氛围,吸引他人跟风。很多所谓‘天价'拍卖只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介绍,鲁文锋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在与茶打交道20年里,他总结出一些目前的行业发展乱象。“普洱茶是非标准产品,整个行业良莠不齐,大概有四种乱象:其一,新茶做旧,仿冒老茶,陈年普洱茶年份鉴别混乱;其二,茶原料质量堪忧,或以小树茶甚至台地茶充当古树茶,或将普通山头茶混作名山古寨茶;其三,制茶工艺背离传统,以烘青茶当作晒青茶来卖,破坏普洱茶品质,不适合长期存放;其四,各种‘无名品牌’、‘三无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且没有质量检测标准。”

  “釜底抽薪式”伤害

  “过度炒作的宣传和销售,对于普洱茶行业来说,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永久性冲击。”鲁文锋说,过分的炒作,只会将普洱茶行业引入歧途,导致市场的畸形发展。

  “公司以前开过网店,一饼冰岛茶的定价大概在3000-8000元,但在其他网店中,一饼茶才买到十几块甚至还包邮,无奈之下只好关掉网站,退到线下做实体消费体验店,鼓励客户品尝比较后再买。”李建山表示。

  “就像拍卖会上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饼普洱茶,只会给消费者造成普洱茶价格贵的观念。”北京马连道一家经营普洱茶的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很多客户来买茶时对价格的关心程度高于品质,这样长期下去就会慢慢丧失茶叶“喝”的价值。

  对于老百姓来说,鲁文锋表示,脱离了普洱茶实际价值的过高炒作,首先会伤害消费者,使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随后还会使得普洱茶供求发生逆转,一旦供大于求,就会造成茶叶价格下跌,进一步波及到毛茶原料的暴跌,严重打击茶农的积极性。这不仅会伤害现有市场,还会阻碍潜在的市场发展,对整个行业将会造成巨大、长久的伤害,也可能会使得行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想要改善行业的乱象现状,首先就要知道是什么原因致使乱象的发生?

  “价格被过分炒高主要是因为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各家各定各价。”李建山表示。

  鲁文锋认为:“普洱茶市场自2000年左右逐步形成并发展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品牌格局,也没有形成健康、稳定、合理的质量体系。

  在此背景下,鲁文锋呼吁,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及时对普洱茶市场进行规范整顿,并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茶友也应加强普洱茶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相应的知识积累与辨识能力,避免购买到“学费茶”。此外,普洱茶市场应该建立起一套规范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从源头上对普洱茶质量及价格进行规范;对原料、生产、仓储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且可执行性高的标准等。(记者 马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