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QDII扩容,谁是赢家?

2018-05-19 21:16:3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金融开放节奏加快,国内机构“走出去”提速——QDII扩容,谁是赢家

  随着QDII制度改革、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数倍等政策密集出台,以及债券通、基金互认等制度实施,我国金融开放的节奏逐步加快,QDII资管产品的发行和规模有望创新高。QDII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内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同时也为国内投资者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的渠道——

  今年以来,QDII基金接连迎来两大利好:一是额度的“紧箍咒”实现突破。自2015年3月开始,QDII额度一直保持在900亿美元左右,很多基金公司有QDII资格但没额度,难以发行新产品。今年4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开启3年来首次扩增QDII额度的进程。二是互联互通额度出现新变化。从5月1日起,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520亿元,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420亿元。

  QDI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放开的条件下,符合条件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一种制度安排。产品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我国QDII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对投资者来说,该如何看待QDII额度变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制度不断优化

  QDII十余年发展史,是我国金融市场渐进开放的一个缩影。

  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发布《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的QDII制度开始正式推出。2006年6月,华安基金成为首家获得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并于2006年9月正式发行国内首只QDII基金产品。2007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对市场准入、审批程序、境外投资顾问设置、资产托管以及资金运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此后我国QDII业务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的QDII投资框架为:国务院规定QDII总额度,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对机构资质进行审核并规定境外投资范围等,最后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对QDII机构投资额度进行审批并对资金汇入汇出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过去10余年里,QDII的额度几经变化,总体获批的投资额度从最初的不到1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约900亿美元,初始阶段也仅仅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2013年以前是QDII额度增长最快的时期,尤其是在2007年QDII投资额度增速很快,而在2013年以后QDII额度出现下滑,并在2015年3月以后长期保持不变。在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的3年间,未新批QDII投资额度,虽然期间不断有机构获得QDII资质,但由于没有足够额度,一直未能开展QDII业务。受此影响,近3年来新发QDII基金产品相对较少。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推出QDII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国内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和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减少资本通过非法途径外流,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能力。

  “走出去”进一步提速

  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党的十九大,都对扩大金融开放有着清晰的部署。在当前国家扩大金融开放的背景下,QDII重启额度审批非常及时和必要。随着QDII制度改革、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数倍等政策密集出台,以及债券通、基金互认等制度实施,我国金融开放的节奏逐步加快,QDII资管产品的发行和规模有望创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QDII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内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同时也为国内投资者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渠道。

  Wind资讯显示,按照投资主体分类,我国目前具有QDII资格的金融机构有证券系、保险系、银行系、信托系等,其中证券系包括券商、券商资管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保险系包括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QDII额度最高的为证券系,获批额度占总额度的44.26%;其次是保险系,获批额度占总额度的33.40%。

  在QDII制度开展初期,QDII基金对海外投资主要以港股为主,配置对象大都为香港上市的中资股票。国金证券统计显示,2013年以前,QDII基金对香港市场的配置比例均在60%以上。随着沪深港通的开启,通过沪深港通购买港股并不占用QDII额度,越来越多的港股配置通过沪深港通完成,而原本被购买港股占用的QDII额度开始更多地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内地投资者购买港股净额明显增加,海外投资者购买A股净额达4258亿元人民币,南下净流入资金已超过了目前QDII的投资额度。

  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表示,实行QDII制度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以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从长期看QDII制度将更有利于我国企业从境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外源融资,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证券市场扩容压力,有利于维持我国证券市场活力,境内外证券市场均将长期获益。

  海外投资能力是关键

  分析QDII的发展历史,仅有QDII扩增额度的利好显然对优化投资业绩还不够。“如果把额度比作‘子弹’,那海外投研能力则是操控射击的水平,离开了射击技艺,再好的猎人也难以捕获丰厚的猎物,当务之急应提升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海外投资能力。”郭田勇说。

  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截至5月7日,纳入统计的203只QDII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业绩为18.16%,近5年的平均业绩为24.32%,近3年的平均业绩为10.33%,今年以来的业绩则亏损1.42%。如果放在更长的周期看,成立以来单位净值不足1元的QDII达91只,有些成立10年以上的QDII基金刚刚回本,部分QDII基金成立5年以上却仍处于亏损状态。

  既然银行系、保险系、基金系机构都能借QDII“出海”投资,投资者该选择哪类QDII?业内专家表示,投资QDII产品关键看产品运作人的投资管理能力。拥有A股市场运作基金经验的基金经理不一定具备海外资本市场投资能力,一般有外资背景的基金公司、银行所发行的QDII产品可能更有投资价值。

  除了关注产品运作人外,产品本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据介绍,银行系QDII产品偏重于保本,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或者与外汇市场汇率挂钩,大都周期较短,有的还以人民币认购,比较适合那些短期内资金闲置的投资者。而基金系QDII产品投资范围很大,包括国外市场的股票、债券、房地产信托凭证、商品基金等都可以投资,相对风险较大。此外,选择QDII产品要特别注意与A股市场的关联度以及汇率波动风险。

  对于下一阶段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多家机构分析师认为,伴随着新经济成为全球投资“主赛道”,新经济主题或成为QDII布局重点。事实上,今年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力推新经济QDII新品,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记者 周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