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首届“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开幕在即

2018-05-03 22:23:0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首届“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开幕在即

  同济大学发起主办的2018年“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 江平 摄

  同济大学3日发布消息称,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指导支持,在“浦江创新论坛”框架下,同济大学发起主办的2018年“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且将历时一年时间。

  这也为同济大学建校111周年献礼。

  111个中外合作伙伴(城市、企业、大学、组织)以集装箱拼叠出主题馆,“科创+文创”展示全球创新、创业、创客、创意领域最新成果,中外大、中、小学生参与共建全球双创社群,“线上+线下”推动创新方案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落地……首届创博会的主题是“创新创业实现梦想”,主会场包括嘉定主会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杨浦主会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四平街道),活动由“创博会开幕周”“创新创业主题展”“创新创业暑期嘉年华”及“全球未来主题周”4大板块组成,各板块活动各具特色,相关具体议程现已基本确定。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2018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总指挥吴志强说,同济大学联合一批国内外著名大学、创新城市、创新企业、创新组织,共同策划组织首届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旨在吸纳、汇聚全球创新创业元素,打造世界一流的双创成果展示、互动平台及会展品牌,建构共创型全球创新创业社群,助力双创人才培养,推动全球创新技术和人才交流及成果落地,加速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以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新模式,不仅实质性服务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建设,更为世界创新创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陈宏凯表示,即将于5月19日开幕的2018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也将同时开启今年浦江创新论坛的大幕,成为浦江创新论坛“新十年”的一个新亮点。“浦江创新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2018浦江创新论坛将于今年10月30日至31日在沪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海市嘉定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沈华棣称,嘉定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同济大学举办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将努力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据介绍,创博会有意选取了全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数个城市前来参展,包括美国迈阿密、芬兰埃斯波、巴西圣保罗,以及中国深圳、苏州、海宁、桐乡等城市,旨在为创新企业搭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政策环境和消费阶层的多元市场。

  此外,已确认将前来参展的中外院校、企业、组织,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瑞典皇家工程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美国雪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中外大学,阿里云、绿地等中外企业,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创意城市网络、世界设计组织(WDO)、国际艺术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创客制汇节(MakerFaire)、Slush等中外组织等。

  在今年5月19日至26日“创博会开幕周”期间,参展单位将共同发布《世界创新创业宣言(上海宣言)》,宣布筹备世界创新创业组织(WIEO);城市、大学、企业、组织等各大主题馆开馆;未来趋势峰会、中外市长论坛、同济-MIT超越智慧城市论坛、同济大学111周年校庆“校友创新创业大会”等各大论坛将接连开讲,世界各行各业创新领袖、同济大学校友将分享最新双创实践与思考。

  期间,全球第一个创客嘉年华MakerFaire将首次落地上海;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双创融合平台Slush将被引入,并将举办国内最大规模的Slush创投大会。

  值得一提的是,创博会将充分发挥创新和创业、大学和城市两对“双轮驱动”机制,将创博会办成一个互动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生态系统、一个创新成果的“转换器”。“线上+线下”是创博会的另一特色。

  吴志强表示,这一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企业、大学、城市和组织无缝交互的创博园,是同济大学对“未来校园”的一个大胆设想。同济大学将举办创博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创博园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室和实验场,学生在其中跨越学科、层级和文化边界,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学以致用”、“边做边学”。 (黄艾娇许婧)

分享到: